2015-03-09 09:02:00 来源:中安在线 我要评论
3月6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厂等9家白酒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因为这些酒厂在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氰化物超标。
2014年第4季度,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酒类进行了监督抽验,共抽检846家企业的1689批次产品,主要包括白酒、葡萄酒、果酒、啤酒、黄酒、其他蒸馏酒、其他发酵酒及配制酒。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污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及品质指标等40个指标,
在此次抽查中,安徽省的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厂、宣城市世纪宣酒业有限公司、泾县云岭酒厂、淮北市天惠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北濉溪县古坊酿酒厂、濉溪县北方白酒厂、濉溪县恒盛酒厂、安徽古家百年酒业有限公司和芜湖市金芜湖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酒,均被检出氰化物含量超标。白酒氰化物含量标准是≤8mg/L,而上述9家企业氰化物含量均在11mg/L以上,含量最高的是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厂生产的品宣特贡酒,含量达25.8mg/L,超过标准3倍多。
在白酒中为什么会有氰化物呢?安徽省食品药品研究院专家认为,白酒中的氰化物一是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根茎直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氢氰酸,导致氰化物含量超标;二是一些勾兑的低档酒,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标的木薯食用酒精造成的白酒不合格,而氰化物又是国家规定的不能在食品中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严禁氰化物检测不合格的酒类进入市场。
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人在约谈过程中,通报了国家监督抽查的有关情况,帮助企业分析了氰化物超标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明确要求各家企业要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切实采取措施,召回不合格产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安徽省食药监局要求各地食药监部门加强对白酒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认真整改。举一反三,严格日常监管、对所有使用木薯食用酒精沟兑白酒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加大检查的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9家白酒企业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不合格的原因是对采购的木薯食用酒精原料把关不严,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标的木薯食用酒精。下一步他们将采取整改措施严把原料索证、索要原料氰化物指标的检验报告,加强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自身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一定要送检合格后才能出厂,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对此次不合格白酒保证全部召回并销毁。
宣城、亳州、淮北、芜湖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部门在约谈会上表示,将继续督促各自辖区内的问题企业切实整改到位,全面排查、检测,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