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法

2015-05-18 10:28:00    作者:叶雷   来源:销售与市场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 传统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
[提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造了新名词——“互联网+”。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互联网+”是双向的,互联网企业也必须想办法加,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最高阶段就是“取势”,整合内外资源用互联网的玩法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如长尾、平台、免费、跨界、社群、融合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造了新名词——“互联网+”。对“互联网+”而言,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必须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再造你的企业,这是确定的,但加什么、怎么加、谁来加,则充满了想象空间。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互联网+”是双向的,互联网企业也必须想办法加,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既然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企业,必须着手加上互联网。所谓互联网化,就是对传统商业流程中所有信息不对称环节的替换、优化与重构,或者干脆创造新的商业价值链。

  在卢彦看来,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包括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的所有方面,有“取势、明道、优术”三个层面以及“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四个维度。“优术”阶段主要是产品模式与营销模式,本质上是把互联网当工具,如O2O、C2B、社会化营销等,在更精准的发现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案是“在线、互动、联网”三部曲。“明道”阶段,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价值链,企业平台化、组织扁平化、员工创客化,用户全程参与倒逼管理升级、考核去KPI、全员客服,最终为企业全面导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基因。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最高阶段就是“取势”,整合内外资源用互联网的玩法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如长尾、平台、免费、跨界、社群、融合等。

  互联网转型的取向不是唯一

  实际上,企业“互联网化”后,“互联网+”之后,根本就没有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区别,所以刻意追求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取向。历史学家汤因比提醒我们:“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才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可见,互联网转型本质上是“精神上的重生”,而不是简单的“躯体再造”。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互联网+”时,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而这些内容,绝不是一两家互联网公司就能完全撬动的,如果传统企业非要“蚍蜉撼大树”,下场不言而喻。追求多样性,追求分工,是自然规律。取其所长,以“匠人精神”追求“+”的小、专业、重度垂直,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生存之道。甚至所谓的“融合”,也完全可以借由“专业人干专业事”来完成。

  科技界的预言家凯文·凯利说:“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迄今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敌人名单上。”焦虑之下,不可不为,但也不可盲为,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要不掉下来摔死,还是需要翅膀的,还是需要离地面近一点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