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10:23:00 来源:大河报 我要评论
在占据国内高端葡萄酒市场后,近来进口葡萄酒又对我国中低端市场发起新攻势,长期占据绝对份额优势的国产低价葡萄酒正在受到性价比高、品类丰富的中低端进口葡萄酒的冲击。来自青岛海关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7月份山东口岸共进口葡萄酒759.8万升,同比增加72.6%;平均价格为10.8元/升,同比下跌19.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山东进口“装入2升以上容器的鲜葡萄酿造酒”489万升,同比增加70%,占进口总量的64.4%;平均价格仅为4.5元/升,同比下跌36.8%。这些进口“大包装”鲜酿葡萄酒的价格如此之低,让向来期待以“价廉”取胜的国产葡萄酒厂商的处境愈发尴尬和艰难。据了解,河南省7月份葡萄酒进口量已经创出年内新高,而且还有继续走高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国庆节两节黄金消费期的临近,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特别是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滑,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对葡萄酒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际葡萄酒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本土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而且目前本土葡萄酒企业所受到的挑战是深层次、结构性的,海外和本土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与各自产能、品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匹配,本土企业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雪上加霜的是,相比于国外把葡萄酒纳入农产品范畴低税加补贴的待遇,国内长期以来仅把葡萄种植环节按照农业来看待,而加工环节的葡萄酒被当作工业品,不仅享受不到补贴,而且被征收高额的消费税。
目前发达国家葡萄酒税负很低,甚至为零税负,税负最高的西班牙也仅为7%,而我国葡萄酒生产企业光税负就超过30%。在高税负的背景下,国产葡萄酒价格虚高,企业负担加重,消费群体狭窄,使国产葡萄酒在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中处于不公平的尴尬地位,进而限制和束缚了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进口葡萄酒的预警监测,引导国内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生产工艺和传统酒文化,以优良品质和合理价格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合理定位国内葡萄酒产业,适时调整税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