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08:35:00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一直以来,中国保健酒行业正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只有8亿元的规模,2005年便发展到45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70亿元,到了2008年,一举突破100亿元大关,目前到2015年这样的态势还在持续升温,保健酒正在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市场。
有经销商表示,在2009年国内保健酒市场的规模刚刚突破100亿元。而整个国内酒类行业市场,包括白酒、红酒和啤酒,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保健酒在整个酒类市场所占的份额不足2.5%。在国际上,保健酒、养生酒、营养酒的消费量占酒类(含白酒、葡萄酒、果酒等)消费总量的12%。那么由此可以发现保健的市场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不排除在未来15年的市场主流热销产品,会出现一些新兴崛起的保健酒品牌。
记者通过实际走访市场,其实这样的态势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热潮。就目前整个消费趋势来看,很多消费者都热衷于消费具有一定保健或是养生功能型的酒类产品。一直以来消费当中存在一定误区“葡萄酒一定比白酒健康”,对此,白酒专家、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表示,“我认为,白酒和葡萄酒无法评判哪个更健康”,中国有句老话“酒是百药”,就已经提到了白酒与健康的关系,只是并没有科学的依据;而且中国白酒的科学研究理论比葡萄酒晚了很多,这也是给大家留下了“白酒不如葡萄酒健康”这种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顺应白酒趋势的发展,中国第一款果香味健康白酒布依传奇刺梨酒隆重上市。据了解,该酒采用四川泸州纯粮洞藏酒为基酒,以贵州布依族居住产地刺梨为原料,利用当今先进的高科技生物提取技术,将刺梨中的精华和酒完美融合。此酒色泽金黄透亮,在保持了浓香型酒口感绵柔甘冽的风格同时,还具有浓郁的天然果香,此酒不仅富含大量的Vc和SOD,还具有三护(护肝,护胃,护心),三抗(抗衰老,抗氧化,抗动脉硬化)堪称中国第一款果香味健康白酒。
中医养生古称“道生”、“摄生”、“养性”等,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随着人们对养生知识的认识,贵州刺梨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且以其独特的的养生效果征服了众多消费者,,刺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人类保健身体,预防治疗疾病等方面发挥着其他食物所无法比拟的功效。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刺梨养生,到底养的是什么呢?
那么要从刺梨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功效说起。
刺梨中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维生素P和SOD!
首先我们来看维生素C的作用和功效!
(一)增强机体对传染的抵抗力
据研究,Vc可促进抗体的形成,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目前临床将Vc作急慢性传染病和感染性休克的辅助药物、特别是长期发热的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病)患者,需量比常人高一倍以上。
(二)防癌抗癌
据刺梨专家谢惠民等研究,维生素C与亚硝酸胺类等具有烷化剂物质相互作用,使亚硝酸失去致癌作用。据1995年贵州农学院吴立夫和北京医科大学宋圃菊等专家试验、发现刺梨汁能有效地阻断体内源性合成的致癌物质N-亚硝脯氨酸的形成,可防止肝癌、神经系统肿癌及肺、肾肿癌发生。
(三)治疗坏血病
当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蛋白等细胞间质的合成即会发生障碍,细胞间质增大,对快速增长的胶原组织(如伤口愈合时)的影响更大,就会出创口愈合不良:骨骼、牙齿容易断脱落:毛细血管增大,引起皮下、粘膜、肌肉出血等坏血病。摄入丰富的维生素C可使坏血病得以治疗,故维生素C称抗血酸。
(四)维生素P又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维生素P能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有助于因内耳疾病所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淤伤;维持和增强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常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及防治脑溢血等。其衍生物为国内著名的维脑路通,其治疗脑血管病为87.8%,治疗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为88%!此外维生素P也有抗皮肤老化,抗辐射,抗自由基的作用。
说到这里很多业内人士评价到,布依传奇刺梨酒这样的产品,符合了目前的消费形式和消费需求。与一般单一性的白酒产品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在很多追求健康和品质的消费者当中,可能会形成自己的主流消费群体。
因此,在目前我国还不算特别成熟的保健酒市场当中,布依传奇刺梨酒,如果能够做到,将产品导向转入服务导向;从关注企业内部转入更关注整个供应链;视野从局部地区延展到国际;从发挥硬件优势转入发挥软件优势等自身资源优势整合,那么未来市场当中一定会从众多保健酒系列产品中脱颖而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