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6 09:01:00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2014年,对于世界级的葡萄酒巨头——澳大利亚富邑集团(TREASURYWINE ESTATES,下称TWE)而言,是被关注度史无前例之高的一年。
据TWE官网上公布的 2014财年报表显示,从2013年6月30日-2014年6月30日,TWE的总业绩为18.15亿澳元,相较2013财年同比微弱增长了3.1%。但净利润为1.84亿澳元,相较2013财年的2.16亿同比下跌了14.6%。
紧接着,TWE又与中国的老搭档圣皮尔精品酒业(ASC Fine Wines,下称ASC )“部分分家”,先是将奔富旗下“洛神山庄”系列同时交予多家进口商操作,后又将多个奔富其他品牌交予了富隆酒业、骏德酒业等多家进口商同时操作。
此外,在2014年下半年,TWE又接连与两家投资商传出并购“绯闻”。但半年来,此收购案却一直悬而不落。对于TWE的收购案,尽管坊间有多种臆测,但作为漩涡中心的TWE,除了一些公开的“官方文字”外,并无太多回应。但然而,近日记者得到消息称:TWE将不准备将公司出售予两家投资商,且未来也不计划继续寻求收购。
TWE不卖了
TWE的公关经理谢建业(Tommy Ts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出乎意料地就此事件十分爽快地进行了回复:TWE的收购案已经终结。TWE与KKR以及其他投资商的接洽已经结束。
记者就此亦反复向他求证“这是否指TWE不卖了”。谢建业也坚定地给予了准确的答复:是的,不卖了!
至于在KKR之后,TWE未来是否还有意继续寻求新的买家。谢建业也明确表示“不会”,他指出:TWE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会专注于传递“谋求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信号。
难成交因市值太高?
对于TWE一年以来的收购案,熟悉澳洲葡萄酒情况的青岛葡萄酒协会驻会秘书长席康表示,其主要原因恐因为TWE虽然业绩下滑,但市值仍然非常的高。
席康指出:“由于TWE旗下拥有多个品牌,且包含奔富、玫瑰山庄等知名中高端品牌,其市值基本可以算作全球葡萄酒集团公司中数一数二的。他的体量比在美国上市的干露还大。但是,TWE这一年来业绩是有所下滑的,因此,许多投资商都会权衡,斥巨资收购这样一个巨无霸,对自己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好处。”
在得到TWE不继续寻求并购的消息以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TWE的并购案迟迟未尘埃落定,其主要原因则是旗下奔富等名品估价过高。但奔富并未在美国、欧洲等市场拥有强有力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所有意欲参与收购案的资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这名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TWE最终落入国际资本,特别是有亚洲背景的资本手中可能性更大。据我所知,除了KKR与徳太投资两家投资集团,不少香港的资本实际上也对TWE极感兴趣,因为奔富虽说在欧美市场卖相一般,但在中港市场却拥有万人之上的品牌价值,销量也十分可观。”
事实上,在徳太投资刚刚强势杀入之时,糖酒快讯做过的相关报道就曾指出:这家机构在就在几天前刚被中国知名企业中国人寿2.5亿美元入股,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将成为德太投资最大战略投资者之一。结合上述人士对收购案的解读,徳太的身份则更显玩味。
TWE的品牌梳理2月公布
至于TWE在2015年将如何发展?2014年底,多家媒体曝出,TWE将对旗下多个品牌进行出售或谋求第三方合作。新任CEO迈克 克拉克(Michael Clarke)在2014年底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称,富邑拥有葡萄酒品牌80个,其中25个品牌盈利状况不理想。富邑计划将这些品牌下架,或寻找第三方开展合作,以企业合资的形式继续经营。
此外,TWE还对旗下15个品牌大力投资并加以推广。有评论显示,这些品牌被认为是具有覆盖全球的发展潜力,其中包括奔富和练习曲酒庄。
对此,席康认为,像TWE这样的国际大公司,经常面临对产品进行梳理的难题。类似于TWE这样的新世界产酒国生产商,由于产能极高,加之并购融资等商业化运作,旗下普遍都有无数个品牌。但是,每一个品牌都有其生命周期,因此,一段时期后,肯定会有销售量下滑的产品被变卖或终止。当然,公司也会推出与当下市场更具贴合度的新品牌。这就像五粮液不断梳理旗下品牌一样。
那么,TWE将如何调整品牌呢?就此问题,记者也咨询了TWE的相关人士。TWE香港公司的区域公共关系经理谢建业(Tommy Tse)告诉记者:由于TWE属于上市公司,该问题目前还不便透露,但TWE会在2015财年上半年的报告中公布并开始在市场执行,该份报告将于2月27日发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