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 10:51:00 作者: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医生,快快救救我啊!我才40多岁!”在家人的搀扶下,余女士走进了肿瘤科的诊室。事情是这样的:今年的常规体检,余女士各项指标挺好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听说EB病毒抗体阳性提示鼻咽癌,余女士茶饭不思,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林丽珠主任告诉记者:“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方案的参考依据,其临床意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或当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鉴别诊断。”
别恐慌!
诊断癌症不能仅看肿瘤标志物
林丽珠主任指出,所谓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通过血液、体液、肿瘤组织或细胞可以检测到,是诊断鉴别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早于临床症状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早期病例因此得以发现,经过及时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也不是每个人的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都会得肿瘤,是否得肿瘤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后才能下结论。例如,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也只有70%~90%AFP(甲胎蛋白)会升高,诊断原发性肝癌需要影像学CT、MR等影像学及病理学的支持。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发现更加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但直到目前为止,即使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还没发现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如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达70%左右,但前列腺炎在急性发作时也可引起血清PSA值暂时性升高。再如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存在很大关系,但尚无法证明EB病毒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有许多人EB病毒是阳性,但并不患有鼻咽癌。
不轻视!
单项指标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
“对于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用过于恐慌,可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排除是否患病。另外,也需要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林丽珠指出,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甲胎蛋白)升高,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此外,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
“但对于5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区的高危人群来说,即使没有症状,也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及追踪随访,以免贻误病情。”林丽珠强调说,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1、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2、反复检查,数值持续升高。3、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数值增高。前两种情况应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EA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肺部、食道、乳腺、肝脏、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也必须复查和随访。
林丽珠说:“曾经有一个病人,体检时发现CEA的数值升高了一点,因为她家族有人患有肠癌,且有多发性肠道息肉家族史,我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她总是以工作忙推托。三个月后她出现腹痛,一查已经是肠癌晚期了……”
肿瘤标志物有助判断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相关,临床上一般会以初次治疗后的标志物水平作为其特定的“个体参考值”,根据其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如果下降幅度较大,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幅度不明显,则可能提示有肿瘤残留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转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