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酒隐患多

2014-11-04 10:1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自制药酒;隐患多
[提要]药酒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冷浸法、温浸法和渗漉法几种,制作相对简单,加之其适应性广,又是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所以很多人都爱自制自用。热心人还会将自制药酒转赠给亲朋好友分享,或干脆将所谓的秘方及制作方法一并转告,这样一来,不少家庭都会尝试自制自饮药酒却不知这其中包含着诸多隐忧。
    药酒,严格说来也是药,即中药制剂中的酒剂,是采用白酒浸泡中药材后获得的澄明液体。药酒在我国的应用约有两千多年了,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多处记载了药酒的用法。早年的药酒多是用黄酒,现在则习惯用白酒,其中的乙醇含量大约为50%~60%,也就是常说的50~60度的白酒,一般以粮食酿造的酒为好。为矫味,人们还常在酿制的过程中或饮用时加入适量的冰糖、红糖或蜂蜜,加多少与所用药材的综合药味和饮者的口味有关,使其不致苦涩辛辣。药酒主要是以水、乙醇等为溶媒,药材中的蛋白质、黏液质及树胶等成分都不易溶解,所以制好的药酒一般杂质较少,看上去清澄明透,长期贮存也不易染菌或变质。药酒多是低温浸泡或短时间加热后静置浸泡,所以特别适宜于富含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药材。
    药酒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冷浸法、温浸法和渗漉法几种,制作相对简单,加之其适应性广,又是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所以很多人都爱自制自用。热心人还会将自制药酒转赠给亲朋好友分享,或干脆将所谓的秘方及制作方法一并转告,这样一来,不少家庭都会尝试自制自饮药酒却不知这其中包含着诸多隐忧。
    配方药材有讲究
    民间风行用生川乌、草乌泡酒治腰腿疼痛、风湿骨痛、关节酸痛, 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川乌和草乌都是大辛大热之品,能散寒湿,但其中所含的乌头碱却是有毒副作用的,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心功能减退者,应慎用或不用,更切忌生用。
    药酒的药材在选择上有不少的讲究,比如药性、配伍、炮制等是否合乎医理药理;药材来源是否正规安全等,如果药性不合、配伍犯忌或不恰当、药材炮制不规范、药材来源不安全或有变质等,都会给药酒的品质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药酒与其他药物之间有禁忌。饮用药酒的人群很多是想借以治疗某些慢性病,可能同时也会用一些其他的中西药,由于药酒组方成分复杂,药性不甚清楚,往往不能明确其间的配伍禁忌,结果可能会影响其他治疗药物的药效,甚或因违反配伍禁忌而引起不良反应。
    药酒不是越陈越好
    药酒虽然不易感染细菌而变质或致毒,但也有相对的保质期,并不是越久越好。而且药酒成分复杂,贮存条件会因时间或环境变化而不稳定,不同成分之间的稳定性差异也大,时间太长或温湿度变化太大都不是很安全。当然,至今也没有一个法定的标准严格规定药酒保质时间和贮存条件,但大致建议以1年为期较为安全。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就说明药酒可能变质了:如药酒质地混浊、絮状物明显、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此时不宜再服用。
    药酒饮用不当易伤身
    有时朋友感情好了,或者为了表现真性情,有人会毫不吝惜将自己珍藏的药酒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此时兴之所致, 往往会不计细节, 如酒量、药酒的药性、个人的体质与适应性,同时饮食与下酒菜等往往都无暇顾及,结果可能会好心办成坏事,浪费药酒是小事,伤了朋友的身体就有些难为情了。
    其实药酒的价值在药而不在酒,所以切不可拿治疗用的药酒待客。即使是滋补或调养用的养生药酒,也要留意药性与体质的辨识和宜忌。就算是相宜的情况下, 饮用也要适度,一般每日每人以不超过50毫升为宜。这还是药物浓度不算太高的时候,必要时还要减量。再者,饮酒的时机也很讲究,一般以早晚空腹为宜(有胃炎、胃溃疡者不宜饮),便于吸收。饮酒后还可以佐以少量适口而清爽的食物,使胃肠更加舒适一些。饮酒时特别不适宜与茶、咖啡或其他饮料同服,水果、冰激淋等凉食也不太好;如果不是必需,酒后也不应过多或激烈地运动。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