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人要春捂

2015-03-28 09:16:00    作者:余燕红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病人 心脑血管疾病 亚硝酸异戊酯 心梗 春捂秋冻
[提要]王彤教授表示,上周广州气温骤降以来,急诊室连续收治了数十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者就占不小比例,病情都较严重。如没有救护车应用平板车或担架送病人,切忌让病人自己上救护车或步行、坐公交去医院,以防使心肌梗塞面积扩大或发生心脏骤停。

  心脑血管病人要 “春捂”

  春季高发病之心脑血管疾病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王彤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孙奕宣

  “春捂秋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谚语,近年来,很多专家根据科学卫生观念的变化,给它进行了新解释,如要因人而异,因气温而异等。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王彤教授说,经典谚语的新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心脑血管老病号来说,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坚持“春捂”很重要。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冷空气南下,羊城遭遇“倒春寒”,医院急诊室里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在少数。

  急性患者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68岁的鲁大伯(化名)前晚再次来到医院急诊科“报到”,他已经是这里的老病号了。送医时他意识尚清楚,详细向医生诉说了胸痛、胸闷等不适。接诊医生为其做心电图后发现,鲁大伯已经存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患者病情已经非常危险,根据诊疗常规,急性心肌梗死如不能在明确诊断后90分钟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很可能面临死亡。”王彤表示。据介绍,当时其子女不同意立即手术,在反复商量后,最终鲁大伯病情突然恶化,因急性左心衰抢救无效死亡。

  王彤教授表示,上周广州气温骤降以来,急诊室连续收治了数十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者就占不小比例,病情都较严重。其中以老年人且曾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者为主,但也不乏从未曾发病的年轻人。“冷空气刺激是主因,多变气候让不少老人难适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梗塞”。

  对于从事户外、熬夜工作的人群而言,哪怕正值青壮年,也别自恃身体好“逞强”,防寒保暖能有效保护机体免遭意外。“我们曾经收到这样一名心梗患者,他才31岁,是一名保安。由于在户外值班,受寒风和低气温侵袭,突发急性心梗倒地,送来时心搏骤停、血压也测不到了,幸亏送医及时,经过放支架入体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在病情已经稳定,人也苏醒了。”他提醒,“不仅是针对心脑血管病,包括风寒感冒、肠胃疾病等,都可以通过多穿衣物进行预防。”

  发生心梗即含服硝酸甘油

  “倒春寒”季节必须学会“春捂”,防寒保暖是避免血管受冷刺激痉挛第一要务。过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日常避免过度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矫枉过正,为了预防而过量服用降压药物,因为血压大幅下降也可能刺激血管痉挛。”王彤表示。

  他提醒,一旦发生心梗,家人要立即帮助病人卧倒休息,开窗通风以保证其尽快吸入新鲜氧气,并帮助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使用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同时立即拨打120。如没有救护车应用平板车或担架送病人,切忌让病人自己上救护车或步行、坐公交去医院,以防使心肌梗塞面积扩大或发生心脏骤停。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