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有关空腹采血的那些事儿!

2015-04-14 15:55:00    作者:戈建建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常识;有关;空腹采血;那些事儿
[提要]每次患者来医院就诊基本都需要抽血,医生会告诉患者请空腹抽血,究竟什么是空腹抽血?为什么要这么做?下面就简单的科普一下,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配合。
    每次患者来医院就诊基本都需要抽血,医生会告诉患者请空腹抽血,究竟什么是空腹抽血?为什么要这么做?下面就简单的科普一下,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配合。  
    一、何为空腹抽血?
    空腹抽血不是指抽血前一天晚上不吃饭,而是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清淡饮食,不喝酒,不喝咖啡和浓茶,休息好,抽血当天早上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还要注意晚餐的时间不宜过迟,一般晚餐结束时间与第二天早晨采血时间应间隔8小时以上。抽血当天早晨别吃早餐,禁做运动,不喝或少喝水(对于患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用少量的白开水送服药物对检验影响不大,但不能饮用含糖饮料和奶制品),在轻松平和的状态下采血,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患者的甘油三酯特别高,可能会影响其他血脂项目检查的准确性,需要吃素食数天后,再做空腹 抽血化验。 
    二、需空腹抽血的项目及原因?
    1.血糖(空腹)和糖化血清蛋白:前者是指从前l天晚餐后至次日清晨空腹8-12小时,在清晨6:00-8:00测定的血糖含量,超过上午10:00后的“超空腹”血糖会影响检查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不受进食、运动和情绪影响,无需空腹抽血,其反映前2-4个月血糖波动情况(但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近4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其结果与血糖浓度成正相关,需空腹血)。
    2.血脂:血脂水平与进食关系密切,餐后比餐前明显增高,故必须查空腹血。
    3.肝功:反映肝代谢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和?-谷氨酰转肽酶(?-GT)等,及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总蛋白(TPO)、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等受饮食影响较大,需空腹(仅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可喝水和进食)。
    4.肾功(含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受饮食和运动影响较大,需空腹。
    5.血生化: 包括钾(K)、钠(Na)、氯(C1)、钙(ca)、镁(Mg)和磷(P)等,进食会影响结果,需空腹。
    6.血流变测定:需测定血细胞中的有形成分,需在安静状态下,抽空腹血并抗凝。
    7.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O”和C-反应蛋白:目前多数医院使用比浊法进行检测,因仪器对浊度识别无特异性,为防止血清标本对其影响,要求空腹抽血。
    除以上项目外,其他项目没有严格要求空腹检查,但从准确性和参考意义来说,最好空腹为好。其原因如下:(1)许多化验正常参考值均来源于正常人群空腹抽血的结果,如果你抽血不是在空腹,那正常参考值就没有意义了。(2)人在早间运动少,而经过一天的进食、运动和工作等因素影响后,可使一些化验指标波动,不利于结果相对稳定和准确及与以前所做结果比较。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在剧烈运动和大量抽烟时增高,红细胞在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时也增高。(3)人体生物周期的变化,某些项目指标因采血时间不同而变化较大,空腹抽血有助于在同一时间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三、空腹抽血能服用药物吗?
    一般而言,职工常规体检前不需要停药,尤其是慢性基础病患者服用的药物最好不要擅自停用,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其他人群根据以下情况考虑是否停药。(1)体检目的:如要观察药物疗效,不需停药;如检查其他疾病,得看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引起化验结果异常及停药后是否会发生意外,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患者服用双氢克尿噻可使检测值降低,而服大量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使检测值增高,而这些药物的暂时停用不会使患者发生意外,可停服1次。(2)药物是短效还是长效药:如果是短效药,漏服1次,影响较大;而如果是长效药,暂停服1次关系不大。(3)疾病的种类:如糖尿病患者查空腹血糖前不能服降糖药,先空腹抽血后再服药,而高血压患者在体检前应先服用降压药。
当然,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还要咨询临床医生。
    四、抽血有关症状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抽血不会加重病情和影响身体健康,不必要顾虑和恐惧。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经适当处理即可解决。
    (1)晕眩:可能因为患者过度虚弱或精神紧张或晕针,轻者出现面色苍白、无力、头昏、恶心、出汗等,重者引起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昏倒造成外伤等。应立即停止采血,让患者安静平卧休息,或给点温茶、糖水(不宜喝热饮料,因热饮料可使胃部血管扩张,使晕眩再次发生)。一般经过休息,患者症状会消失。遇到重症及时送急诊治疗。
    (2)血肿皮下出血:不要紧张,采用局部热敷血肿和皮下出血,即可逐渐消失。
    (3) 感染:未注意保护针刺处清洁,有时可发生感染、红肿,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