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5 10:11:00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我要评论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赵敬菡)6月14日是第12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人类对血液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普遍缺血。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由于不能获得安全血液,许多人因此而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现在,仅有62个国家的全国血液供应以接近100%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而有40个国家仍然依赖于家庭献血者,甚至是有偿献血者。世卫组织的目标是,各国到2020年实现所有供血均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献血总量由1998年不足1000吨提高到2014年近4400吨,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14年的1299万。2014年献血率提升至9.5/千人口。2015年全国血液管理目标是,献血率达到10/千人口。到2020年,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血站服务体系,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关于输血的10个事实
1. 输血可拯救生命和改善健康,但是需要输血的数百万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每一个国家必须确保血液供应充足并且没有可通过不安全输血传播的艾滋病毒、肝炎病毒以及其它威胁生命的感染。
2. 在发达国家,输血最常用于支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病和血友病等病症的内科和外科程序及治疗。虽然对血液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普遍缺血。需要更多献血者替代每年因健康不良、退休和搬迁而失去的那些献血者。
3. 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由于不能获得安全血液,甚至在一些城市卫生保健设施,许多人因此而死亡。在非洲南部地区,多达20%的孕产妇死亡和15%的儿童死亡可归因于由疟疾造成的严重贫血。管理这些病例通常需要安全及时输血。
4. 每年超过529,000名妇女在妊娠或分娩期间死亡,其中99%在发展中国家。出血是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唯一主要原因,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地区占孕产妇死亡的比例高达44%。
5. 每年有1亿多人遭受伤害,并且有500多万人死于暴力和伤害。道路交通碰撞是5岁至29岁年龄组的第二大主要死亡原因和严重伤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安全输血是紧急创伤医疗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以便最大限度减少伤害患者的死亡和残疾。
6. 应始终对输血使用的血液筛检艾滋病毒、乙肝、丙肝和梅毒,但是在40多个国家,未对捐献的所有血液检测这些感染。由于工作人员短缺、劣质检验包、不正常供应或缺乏基本实验室质量,在许多国家检测是不可靠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检测也负担不起或不具有成本效益。
7. 全球每年采集血液8100多万单位。其中只有45%是在80%以上世界人口生活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捐献的。平均献血率在转型期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比发展中国家高3倍和11倍。
8. 由于血源性感染患病率在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最低,只有通过这些献血者经常献血,方可保证安全血液的充足库存。在只是当家庭成员或社区成员需要时献血的献血者中,血源性感染患病率较高,而在为了钱或其它形式的报酬献血的献血者中最高。
9. 在转型期国家捐献的血液单位数量从2002年2900万增加至2004年3600万。2004年有50个国家实现了100%自愿无偿献血,而2002年为39个国家。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家庭/替代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仍然是输血的主要血源。
10. 安全输血可拯救生命,但是在较简单、廉价的治疗可同样有效时通常仍然给予输血。这使一些患者暴露于感染或因血型不相容而产生的严重输血反应的不必要风险。安全的临床输血规范对于真正以最低风险拯救生命的输血至关重要。
相关报道:
世界献血日:献血要空腹吗?对身体有何影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