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博物馆11月26开始公开征集馆徽

2013-11-27 11:2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黄河;文化博物馆;11月26;开始;公开;征集;馆徽
[提要]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文化博物馆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主要展示沿黄的壮美风光、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以及黄河口特有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是普及黄河文化知识的场所、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介绍东营历史文化的平台、宣传东营发展成就的窗口。黄河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0351平方米,整体四层,局部五层,展陈面积8172平方米。为树立黄河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形象,特面向国内公开征集黄河文化博物馆馆徽设计方案。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文化博物馆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主要展示沿黄的壮美风光、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以及黄河口特有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是普及黄河文化知识的场所、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介绍东营历史文化的平台、宣传东营发展成就的窗口。黄河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0351平方米,整体四层,局部五层,展陈面积8172平方米。为树立黄河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形象,特面向国内公开征集黄河文化博物馆馆徽设计方案。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活动细则:
   (一)设计内容
   馆徽设计包括:黄河文化博物馆馆徽(标志)
   馆徽应用设计:(选5个进行应用)
   信封、信纸、便笺、纸杯、名片、徽章、工作证、请柬、文件夹、介绍信、资料袋、轿车、面包车、大巴士、货车、工具车、T恤衫、领带、钥匙牌、雨伞、纪念章、礼品袋等任选5件进行应用。
   (二)设计要求
   (1)主题突出,构思精巧,能高度概括黄河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集中反映出黄河文化的精髓,体现出黄河文化博物馆作为黄河文化展示窗口的代表性地位;
   (2)造型简洁经典,色彩大方,富有艺术特色,易于传播,富有视觉感染力。风格,形式不限,但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以不同比例尺寸清晰显示,可适用于各种载体的宣传;
   (3)应征者需完成基础识别系统设计(标志设计),并从应用识别系统设计中任选5项内容进行设计。 
  二、评审办法:
   为保证对作品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评选工作将由黄河文化博物馆会同相关专家组成。评选结果将在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址www.dywgx.gov.cn公布。
  三、活动奖项:
   一等奖(1名):5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3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10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6名):500元+荣誉证书
   特别说明:(1)以上奖金为税前,由参赛者自行交纳税费。(2)以单位或团体参赛的,奖金将直接支付给相关单位或团体,并由所推举的代表人或权益人代为接收。
  四、投稿事项:
   (一)作品提交:
   (1)标志部分及延展应用部分设计体现在一张设计稿中,另在《参赛表格》中注释该作品的设计说明。
   (2)应征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电子设计图稿颜色模式必须是RGB模式,图案控制在600×800像素以内,大小控制500KB以下,所有作品请转换至JPG后上传。作品提交版式:应用部分版式参赛者可自由进行排版。
   (二)单位投稿请在《参赛表格》中注明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法人代表及相关业务范畴和相关业绩;个人投稿请在《参赛表格》中注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不得在设计电子稿中出现上述单位或个人资料。
   (三)对中选方案,黄河文化博物馆可以要求入选方案的设计者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入选方案设计者要予以积极配合,直至征集方认为达到要求为止。黄河文化博物馆有权进行适当修改或对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删除。
   (四)应征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剽窃,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概由作者负责,征集方不承担法律和相关责任。
   (五)黄河文化博物馆拥有入围和中选作品完全使用权。中选作品使用权、版权等归黄河文化博物馆所有。
   (六)截稿日期:2014年1月15日(以email收到时间为准)。
   (七)凡参选人均视为同意并遵守此规则的一切规定及要求。黄河文化博物馆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五、联系方式
    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东三路220号
    邮编:257091
    联 系 人:何晓艳  薄丽莎
    联系电话:0546—8928627  13561062890  13793958899 
    传真:0546—8928627
    E-mail:dyhhwhbwg@163.com
  六、活动时间:
    活动征集:2013年11月26日---2014年1月15日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