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市二中新校:教室内装已基本完成

2016-05-29 07:48:00    作者:李红佳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二中 教室 玻璃采光顶 院落 新校园
[提要]走进市二中新校南门,首先看到的是图书综合楼(右)和两侧的教学院落区。(记者 李红佳 摄)教学楼、实验楼、艺术科技楼等全部由两层的连廊连接,连廊贯穿整个校园,既便利了师生,也成为校园景观。

走进市二中新校南门,首先看到的是图书综合楼(右)和两侧的教学院落区。目前,都在内部装修收尾阶段。(记者 李红佳 摄)

教学楼、实验楼、艺术科技楼等全部由两层的连廊连接,连廊贯穿整个校园,既便利了师生,也成为校园景观。

  市二中新校将在秋季入学启用。5月25日,记者在市二中新校看到,新校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教室、宿舍、食堂等的室外装饰已完成,室内装饰及安装工程已完成95%。

  市一中、市二中新校一个在东城城北,一个在城南。沿胜利大街一路向南,过胜利大街与南二路、水城路两个路口后,在海河路右拐,不远就来到市二中新校,一路顺畅。

  靠近海河路的是市二中的南门,也是正门。目前,校门仍在施工,预计6月份完成。

  站在南校门处抬眼望去,市二中新校园红砖青瓦,外形增加一些拱形设计,传统中式风格中略带现代简欧风。

  教室安装中央空调

  市一中校园总体上分成了教学院落区、文体活动区、生活院落区三大院落区域。

  从南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教学院落区。正对南门的广场仍在建设,未来将设计为旱喷广场。广场南侧9层高的图书综合楼是新校的最高建筑。四周设计有喷泉池。进入其中,仰头可见盘旋而上的楼梯。楼顶为玻璃采光顶。目前,该楼内部装修仍在施工。地下设有人防工程,平时做学校内部停车场使用,共1.3万平方米。

  图书馆两侧是教学楼、实验楼、艺术科技楼,以图书馆为核心呈中心对称式布局,用连廊连接成半围合式院落。记者看到,教学楼的内装基本完成,风扇和中央空调已安装好,课桌即将入驻,正在开窗通风。教室内还将安装学生储物柜等。教学楼卫生间设施先进,除了普通卫生间外,还特设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连廊一层设置为一个接一个的拱形,二层为封顶式,两侧为玻璃窗。从连廊走过,校园风景一览无余。

  宿舍暂定8人一间

  市二中新校规划有两座学生食堂和一座职工食堂,位于校园西门附近。目前其中一座学生餐厅及一座职工餐厅已完工,另一座学生餐厅纳入二期工程。食堂外部设有通向二楼的楼梯。

  对于学生、家长比较关注的住宿条件,25日记者从新校建设指挥部了解到,校园最北部的生活院落区四栋宿舍楼和一栋教师公寓楼已建成,内部装修也基本完成。

  记者走进新校宿舍楼,看到宿舍宽敞、明亮,暂定8人一间,相邻的两个宿舍阳台互通,宿舍之间设有卫生间,大小堪比一个宿舍,配有三个蹲便、洗刷台、淋雨等。宿舍将安装空调、热水设备等。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宿舍的床为楼梯式上下铺,上铺的学生不再需要爬梯,更宽敞、更安全。新校还为残疾学生特设了独立的便捷宿舍。教师宿舍为两人间,有独立卫生间、阳台。

  位于教学院落区和生活院落区中间的为文体活动区,规划建设大礼堂和风雨操场。风雨操场设篮球场和标准游泳池。这些将在二期工程建设。

  新校的东北、西北角均规划建设运动场地,除了标准化塑胶跑道以外,还将打造室外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

  新校的二层步行连廊完全建成后,则可以贯穿校园南北,方便师生穿梭于校园。

  周围道路预计开学前修通

  市二中新校设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南门为正门,分通车门和步行门,日常开放。东门作为教师上下班使用的大门,开车由东门驶入,可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人车分流,避免人车交汇。北门在整个宿舍楼区的北面,学生放假日开放,方便学生回家。西门为食堂专用门,方便食堂人员进货等。

  新校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市二中东侧为东三路,西侧为“东三号路”,这两条路预计开学前可修成通车;南侧为海河路,向西直通东二路,道路宽敞,方便快捷,目前已正常通车;北侧为水城路。

  目前,市二中一期工程已经进入收尾工作,9月份开学即将迎来第一批学生。二期工程预计2017年底全面完工。市二中新校建设用地面积356亩,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可以容纳100个教学班、5000名在校生。(记者 李红佳 见习记者 张琪祥)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青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