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不是一斤而是一两 东营大娘买松籽遭遇诈骗

2016-11-14 14:19:00    作者:贾漫华   来源:东营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松籽仁 陷阱 合同法 诈骗 摊贩
[提要]11月14日刚上班,一位老大娘提着一袋松籽仁来到12315指挥中心,说自己昨天上街买松籽,本以为20元一斤,结果遭到卖家强买强卖,六十元买了3两松籽,心里满是委屈。”  这位妇女看到张大娘被20元的优惠价吸引,就把张大娘拉到摊前,说咱们都买点吧,反正很便宜。

  11月14日刚上班,一位老大娘提着一袋松籽仁来到12315指挥中心,说自己昨天上街买松籽,本以为20元一斤,结果遭到卖家强买强卖,六十元买了3两松籽,心里满是委屈。

  张大娘告诉记者,昨天她到锦华市场买菜,路过一松籽小摊时撇了一眼,旁边一位妇女马上对摊主说:“你便宜点,20(元),我俩都买点。”

  这位妇女看到张大娘被20元的优惠价吸引,就把张大娘拉到摊前,说咱们都买点吧,反正很便宜。张大娘心想,冬天吃点松籽也不错,并且兜里还有近百元钱,就说要三斤,那位妇女也要了二斤。

  出乎意料的是,当张大娘把六十元给摊主时,摊主从松籽仁堆里拿出一小纸牌,标着25元/两。此时,旁边那位妇女把四百元给了摊主。张大娘顿时有点蒙,说太贵不要了,摊主马上反目,操着东北口音说:“这点松籽算什么,吃不起就不要买!”

  当张大娘要求退钱时,摊主说都打好价、称好了,不能退!大娘说我没带那么多钱,摊主起身要跟大娘回家去拿。此时周边又来几位东北人,张大娘生怕自己吃亏,协商着最后买了三两松籽后走人。张大娘说:“我回家后,越想越生气,一晚上没睡着觉,今天这不就跑来咨询一下。”

  工作人员称,此类交易行为不仅违反《合同法》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更是一种诈骗行为。此类案例已在全国乃至我省的多地发生,几乎都是几个操着东北口音的人,以松籽仁为道具,以模糊的价格为诱饵,以女托作帮衬,专门骗老人和妇女。他们骗人三部曲:一是低价叫卖,吸引客源;二是模糊价格,以斤换两;三是恶语相向,强买强卖。

  针对此类欺诈行为,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在购买先询价再购买,尤其注意是按斤还是按两卖。消费者在遇到被诈骗时,不要惧怕诈骗者,可以拔打110或市场主办者求助。

  工作人员称,年关将至,又将迎来销售旺季,一些不法之人正在打着歪主意,可能会以“假蓝莓”、“新疆切糕”等手段来行使诈骗,请广大群众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