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08:41: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1月20日,2016山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利津县陈庄镇启动。热闹的启动仪式后,省市宣传部门的领导前往距陈庄镇7公里的堐西村。这里建起了东营首个历史文化展室。
一天后,《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播发了这一活动的新闻。来自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这个黄河边上的移民村庄。
2015年9月,堐西村在利津县文化馆的帮助下建起了历史文化展厅,一百余件老物件追溯了自己的精神故园,丈量了村庄变迁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屋子的乡愁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移民进取的心态,秉持“异乡即故乡”的移民精神,更加热爱脚下的黄河滩地。
远溯金元时代,就有外地人播迁东营。在三次较大移民浪潮中,作为人口布局重组的终点,随着历史的演进,东营这片土地最终被镶上了浓郁的移民文化底色。
1月26日,记者来到堐西村的历史文化展厅,触碰黄河北岸这个移民村的百年行路,管窥时代洪流中东营移民村庄的历史与变迁,光荣与梦想。
“保护咱村历史,不是孬事”
隆冬时节,历史文化展厅里格外冷。53岁的单宝祥不时抖腿,每说一句话都呼出不少热气。走到一辆木独轮车前,他没有伸出插在裤子口袋里的手,只是用脚尖点了点,“它跟这个村历史一样长,110多年了。”
时光倒流回光绪年间,黄河利津段“无年不决”,淤出大片荒地。为鼓励开荒,清廷颁发规定,不论本地住户还是外来垦户,均发给荒地领单、验单,并酌量发给耕牛、种子。《利津县志》记载,此举引得百里外的寿光垦户趋之若鹜。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新年刚过,寿光北部一位单姓男子推起一辆木独轮车,拉着小脚的妻子,装着不多的财产,一步一步地朝利津黄河走来。走了100多里路后,他在紧靠黄河北岸的一处地方停下来,放下独轮车,卸下行李,挥起镐头,掘开了脚下土地繁衍生息的一页。
几十年后,这里有了一个名字——堐西村,这位男子也有了新的称谓,单宝祥的曾祖父。
站在黄河大堤俯瞰河堤下的堐西村,池塘里的厚冰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街道笔直整齐,树木凋去枯叶更显出瓦房干净清晰的筋骨。一百多年前瑟瑟寒风中兀立黄河滩边的种地屋子已经不见踪影。
单宝祥说,2015年堐西村764人,几乎全部是寿光移民的后代。与祖辈不同,他们已经告别赤贫,走向了小康。2015年全村经济收入760万元,算下来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历史文化展厅位于堐西村委大院内,60多岁的刘华然保管着展厅大门的钥匙。在他看来,早就应该建一个这样的地方,因为“不能忘了历史”。
村里人也跟他有一样的想法,记者走进展厅,墙壁上的“村情介绍”赫然写着一句话,村民的态度一览无遗——“昨日的堐西仅仅留下一个仓促的背影,如不进行及时的抢救挖掘,几代人艰苦曲折而又荡气回肠的奋斗历程,将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15年,东营市文广新局发文要在全市开展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着力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历史文化展室。利津县文化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他们转了郭屋、集贤、双滩等七八个村,最后才选择了堐西。
2015年9月,堐西村建起了东营第一个历史文化展厅。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干部,单宝祥不知道县里为什么会“点将”堐西村。但他清楚记得,去年6月,20位村“两委”和党员代表凑在村委会议室开会表态,没一个人反对和弃权。一位老党员跟他交流,“保护咱村历史,不是孬事。”
老物件里的岁月变迁
当被问及历史文化展厅多大面积,单宝祥迈着大步,东西、南北方向来回丈量了四趟,说估计有150平方米。就在这样的空间内,记者看到,摆放着村民捐赠的166件展品,一屋子的乡愁,一百多年的历史。
村支书赵忠华说,收集老物件的政策是,群众自愿捐献,所有权归原主所有,村委有记载、建档、展示、保护老物件的权利和义务。
响应村领导的号召,陈光彦将家里的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捐了出来。一时间,很多人开始效仿他。“老物件在家占地方,扔了疼得慌,捐给村里有意义。”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已没什么用的老物件一挪地方,意义出奇地大,竟然成了村庄历史的讲述者。
1983年,村里人通过一台“金星牌”电视机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现在,刘华然对当年的“春晚”已记忆模糊了,他印象最深的是两年后的1985年,从这台电视机里看了一部叫《霍元甲》的电视剧。
上世纪80年代,堐西村第一台电视机到来时,村里人是用奇怪的眼光打量它。可没过多久,就开始用一种迷恋的眼光欣赏它。
当地老人说,自从有了这台电视机,晚上大人孩子们都聚到院子里看电视。机主将电视摆在桌子上,人们围着就像看露天电影,边看边聊,指点评说。
看电视场面的火爆,不免影响到机主家的休息,为此引发机主家人的几丝反感。于是就有了“藏了电视丢了铡刀”的故事:“有一天,机主家二小子犯困,嫌来人太多吵得睡不着,就偷偷地把电视藏了起来,人们熙熙攘攘失望而归。有个半大小子看出端倪心里窝火,为了泄愤就将铡刀藏到了墙外的草垛里。”
单宝祥也看过这台电视,不过印象却是“那时拨开电视就是节目,不是广告”。与刘华然不同,他更愿意从经济角度解读这一台电视机的意义。
“这台电视机应该是农民单干之前买的,一台大约400元。”单宝祥说,当时全村大多数家庭都靠挣工分生活,买一台电视机想都不敢想。
这种情况持续到1985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单干后的堐西村人口袋里有了钱,买一台电视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过去的老物件走进了展厅,背后的“推手”是新物件,而关键原因是村庄发展了。对此,这里的老百姓看得很透彻,“村庄不发展,收入不提高,怎么舍得扔老物件?”
单宝祥结婚时大件没有电视,到了他儿子、侄子这一辈时,结婚用的电视已全部是50英寸以上的平板电视,真正的大件变成了两个:楼房和汽车。 “村内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能抵得上过去种五亩地一年的收入。”单宝祥继续从经济角度解释原因。
书写脚下土地新历史
2015年9月以来,刘华然为很多次参观团体开过展厅的门。在他印象里,陈庄镇95个村庄的中小学生来过了,利津、垦利,甚至东营区的机关团体也来了。
但是,堐西村建历史文化展厅却不是为了游客。
去年,村“两委”在整理历史文化展厅的文字材料时,特意选用了列宁的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们说这就是态度,“不为游客为子孙”。
老物件摆在展厅中间,四壁上则挂着好几张展板,记叙着村内100多年来很多个“第一”:第一代移民、第一位解放军、第一个万元户、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蔬菜大棚……一位村“两委”成员告诉记者,子孙后代看了这些能记住他们祖辈的历史,记住自己的移民身份。
清光绪二十六年,距今已有116年。已是第四代移民的单宝祥关于故乡的记忆已经很模糊,只记得自己原籍是寿光一个北单的村庄,但想了半天也记不起属于哪个乡镇。
站在旁边的刘华然提醒他,北单属于道口镇。其实,早在12年前,道口镇就已经被合并,成了过去的符号。同样是移民后代的刘华然关于故土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一次回“家”时。
从地图上看,陈庄镇距离刘华然口中的“道口镇”只有150里路,但50多年来,单宝祥只回去过一次。
堐西村历史文化展厅分为两个展室,利津县文化馆设计了“离家的脚步”、“多情的土地”、“异乡即家乡”、“崖西我的家”四个时间相连的场景。
“这里成了你们的家了?”单宝祥低着头,隔了几秒钟,才放低语气回答记者,“恩,成家了。”
回望历史,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溯。不只是单宝祥,对于所有堐西村民来说,百年岁月的流逝中,精神家园的所指已发生了“漂浮的转移”。
历史文化展厅所在的村委大院内挂着好几副对联,其中一幅是“秀美人家展画卷,峥嵘岁月书新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对联被誉为“载道之舟”,兼具叙事和言志功能。不难看出,对联表达的是,堐西人的脚步已迈上新的征途,书写这个村庄新的历史。
现实也是这样。走在堐西的街道胡同里,看不到几个人影。刘华然告诉记者,村内大多数人已将土地流转出去,每天跨过8里长的黄河大桥到垦利县城打工。其余的人或到陈庄一大早乳业工作,或自己搞营运……
2014年度堐西村综合考核在陈庄镇95个村排名第三。2015年度不出意外将荣登第一。单宝祥说,明年村里发展得会更好。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