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08:36:00 来源:山东旅游新闻 我要评论
2014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4〕31号文件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重点国有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建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行政管理权由景区管委会负责、经营权由企业承担的管理运作模式。”
前不久,山东省旅游局提出要求,各市、各县(市、区)必须要有国有4A级以上景区改革的时间表。最起码要实现政企分开、管理和经营要分开。以后要走混合经济的路子,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
笔者了解到,山东很多国有景区已经开始甚至完成改革。在专家看来,国有景区改革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要实现改革预期,则需区别对待,分类推进。
箭在弦上
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看来,国有景区原来的体制机制有三个弊端:一是管委会强化了行政色彩,强化了官本位意识;二是国有景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相较民营景区缺乏经营活力,包括管理者和经营者都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三是原有的国有景区大部分都是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属于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价值很难评估,尤其是历史文化资产,文化含量很高,但是如何用金融的手段来衡量,很难,这就导致改制门槛很高,所有制问题的门槛很难跨过。“所有制是最难解决的。”陈国忠说。
而国有景区改革有三个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陈国忠说,一是旅游业未来的方向是综合化,旅游企业要综合发展,需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其他要素整合的产业要素构建模式。国有景区现有的所有制模式没法解决,需要形成新的所有制模式和经营模式,找到入口和出口;二是国有资产,特别是旅游景区,政府财政不可能再大规模地支持,要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通过改制构建,形成更大的规模化的、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三是被逼改革,旅游企业投资已经多元化,民营景区的投入越来越多,很多国有景区面临生死抉择,不改的话,死路一条。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经理王志认为,国有景区的机制体制需要改革,以前哪怕盖个公共厕所都要层层审批,不适应市场。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更多的是从运营的层面来讲,首先说景区的所有权是国家的,然后由管委会管理,管委会在下面设一个公司。一些景区的管委会一是没有权,二是没有钱,其实,最终大的决策都归行政部门,也不能自己投资建设,也不能自己融资,景区主动性也比较欠缺。
山东大学旅游系副教授王晨光表示,景区观光的色彩在淡化,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功能在弱化,目的地旅游成为新常态,国有景区几十年不变样,总是板着面孔,一副游客爱来不来的样子,会被市场逐渐淘汰。“国有景区仍旧高度依赖资源,而不是产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游客体验不到,而方特等新景区以游客为导向,注重产品设计,游客参与度高。这导致多年来国有景区不温不火,主体地位下降,而民营景区发展快,水平高。”
王晨光说,国有景区之所以原地踏步,是因为“管委会主任首先把自己作为官员,强化了自己作为政府的角色,而不是市场角色。”
先行先试
事实上,近几年,山东已经有部分景区迈出了三权分离的改革步伐。
山东蒙山景区已实行三权分离,所有权归管委会,管理权由蒙山几家林场和经营公司共同掌握,经营权交由企业独立经营。蒙山旅游区管委会主任解东说,国有景区实行“三权分离”后,政府可以扔掉持续投资的包袱,景区也可以摆脱政府管理僵化、脱离市场的弊端。比如,蒙山云蒙景区在政府管理的16年间,总投资不过六七千万元,2009年至今交给民企运营后,累计投入已近2亿元。
据了解,山东滨州无棣县“四大景区”中已有国家4A级黄河岛景区、贝壳堤岛景区和国家3A级碣石古桑景区分别由黄河文化产业集团、正海集团、汇泰集团3家民营企业经营或主导经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配置旅游资源。
滨州无棣旅游局局长马云忠介绍,政府和企业双方签订协议,规定管理权和经营权,及企业投入金额。政府控制规划,一般由县旅游局制定。政府对景区的管理权通过入股景区实现,有的以县政府名义持股,有的以乡镇政府的名义入股。企业独立经营,管理景区的人、财、物,实际上是企业租赁经营,一些重大活动还是按照县里的要求和镇里的要求去举办,如祭山活动、文化活动等,都需要政府扶持。
马云忠认为,景区的经营交给企业后更有活力了,“碣石山以前投入很少,乡镇没有那么多财力,企业经营之后投入要多,投入两三千万元了。运营贝壳堤的企业已经投入三四千万元了。”
据报道,青岛市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分开、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崂山风景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崂山风景区组建成立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设6个子公司。集团公司严格区分景区保护性资源和经营性资源的界限,实现了经营性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烟台海阳招虎山景区,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开发建设,共同管理,盘活了国有资本,推动了景区升级。目前,整个烟台市企业化经营的旅游景区有30处,占全部A级景区的比例达65%。
分类推进
陈国忠认为,山东省政府出台的意见会加快国有景区改革的进程,一是必须要改,二是必须要构建。前后两个推力,构建混合经营模式。可以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选择几个好做的景区尝试,有的可以采取断崖式的,有的采取渐进式的,如多元混合,以国有为主。故宫很成功,本身保留了世界遗产管理的主要职能,但是旅游购物在全国发展是最快的,这样既保持国有体制,又保护文化遗产资源,是一条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陈国忠同时强调,国有景区改革要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经济发展到了深水区,不是一个公式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全国都一刀切,都拿同一个模式,看来不行。现阶段最紧要的,是从试点开始,分类推进,允许各自的情况。泰山和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要稳中求进。蒙山产权制度多元化,既有国有林场、国家地质公园,又有集体资产,还有一部分股份制。龟蒙景区,保持国有景区主体不变,高度融合当地集体土地的潜力,通过农民承包权转让实现土地流转,适当吸收股份制企业的活力。沂蒙人家投资一千万元,第一年就盈利七八百万元,效益非常好。”
王志表示,首要任务是对国有景区的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国有景区的资产也要采取现代化资本管理方式,国家可以持股,非国有资本可以入股,政府下面设立一个公司,持有股权,去运作,加入非国有资本。国家持股肯定不会少于51%,这样国有资本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要搞好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关系。目前,国有资产要首先确权,要完善登记制度,还要资产评估,然后再进入资本化运作的链条。”
王晨光指出,国有景区改革需要去行政化,将公益服务放在首位,“5A、4A大都是国有景区,应该改革,适应市场,但也要考虑国有景区多是自然文化遗产,首要的任务是公益服务,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经营。同时,要防范从加强景区经营主体的角度,强化行政色彩,这样可能会离改革越来越远。”
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知名的国有景区都是自然、文化遗产,或是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还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此外,经营权的剥离可能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有些景区的管理者要保住自己的帽子和位子,而一些景区本身是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