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09:43:00 来源:时代周报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每年投入超1000万
改革的气息低调蔓延
4月10日,青年古琴传承人毓璁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国家文化基金的文化干部近期曾多次主动与其接洽,鼓励她申请青年扶持基金。据介绍,这笔扶持基金的总额十万计,如果经评估项目前景可观,则核准金额有逼近百万。“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她曾考虑接受美国、日本等国的邀请移民,因为这些国家有着相对完善的非遗扶持政策,届时掌握多种中国传统古谱翻译技术的她,可以安于工作室内完成这份历史赋予的传承责任了结心愿。
在雒树刚执掌文化部后,去行政化改革有序开展。包括国家文化基金、非遗扶持基金等在内的多款国家文化扶持基金项目,也主动减少官僚作风,一改以往“拍脑袋”按地区层层拨付的做法,开始尝试主动深入寻找正统传承人,开放允许应扶持对象自由报送申请等与联合国相关机构接轨。
走样的“非遗”
2001年,昆曲作为中国的第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抢救、保护昆曲,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专项保护经费1000万元,截至2009年,已实际投入5000万元。
自2006年起到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其中30.4亿元对地方开展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工作予以支持。截至2013年底,各省共公布了9647项省级非遗项目,认定了7713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通过省级财政予以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
不过,包括中国昆曲申遗稿起草人、苏州昆剧传习所所长顾笃璜先生,以及《中国昆曲大辞典等昆曲工具书编委朱复先生等在内的专家们,多次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最痛恨各种打着非遗传承旗号,一边骗取国家扶持基金,一边行破坏非遗传承脉络之举。
比如,此前北方昆曲剧院(下称“北昆” )的《刺虎》,这部几年前的昆曲大制作,非遗成果展示,就引起过这些名家强烈不满。
《刺虎》是北昆开山大师韩世昌惊艳中外的看家戏,曾传授给梅兰芳,并被梅作为第一次访美演出的开箱戏。按照公开宣传,这部戏北昆共投入100万元左右。北昆的演务负责人李硕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笔钱主要来自中国文联、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的扶持昆曲拨款,“每排一个戏就给这么一笔钱,并且还负责提供演出场地的场租和演出包场费,不管有没有人看”。
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其时北昆的演出版,其实是花80万元,请来南昆代表,江苏省昆剧院(下称“省昆” )胡锦芳教授的。也就说,观众们看到的“北昆”代表作,不知不觉已经被置换成“南昆”作品。
而胡锦芳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等人,一方面,到她手里的连各种名目的补贴都算上,也没超过20万元。另一方面,胡锦芳则发现,即使她想将自己所学南昆的精华倾囊相授给北昆的学员,北昆的学员却总要以“北昆有北昆的特点”为由拒绝接受胡锦芳这个老师的意见。“我也气不过,真不明白她们不认同我的传承还请我来做什么?”
与北昆传承同脉的王世宽则为北昆辩称,通常在我国一个院团或者个体申请扶持基金项目,所能获批的金额往往比较小,因为主管部门会认为人力物力需耗不大,而如果需要外请省昆来合作传承,则显得动用了地跨南北的两个演出团体的很多人,这样申请起来名目也显得庞大,可以获取的扶持基金也就更多。本来一个团申请只给50万元,两个团绑在一起就可以申请100万元了。而在中国行政拨款划拨的潜规则下,一般部委层级划拨出50万元的资金,经过层层划拨与截留后,到达地市级文艺团体的金额最多仅能达到25万元,而到达区县级演出团体后往往可能不及10万元。为了多拿到些经费,院团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混乱也在其他的非遗项目,如古琴中出现。
包括毓璁在内的多位民间古琴传承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古琴世界级非遗传承人标准之一,首先就是要求必须为绝对民间传承,而非音乐学院培养的音乐从业人员。
而中国却大量地将扶持资金投入到音乐学院批量生产古琴毕业生上。但是,中国的音乐学院们当下推行的教育体系几乎是沿袭西化教育体系的,因此古琴专业学习者,绝非是按照传统的“以琴为六经学习佐器”的规矩,因此造成对古琴音乐文化的错解常常出现。
比如,有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生将古训“非命将绝不可弹”的绝杀之曲《广陵散》略加删繁就简的改动,换标题作《中国欢乐颂》向国家申请非遗扶持基金。结果这个曲目成功地被当作全新的古琴创作曲目,获得了国家各种补贴与扶持基金在内的近百万资金。
此举很快被古琴界民间传承人们发现,众人表示,国家的非遗扶持基金给错的问题尚且次要,但该曲被作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等栏目的非遗主题节目反复宣传播出,才是对中国古琴传承最大的破坏。“此举比赵高的指鹿为马尤甚。”毓璁说。
传承人补贴糊涂账
2015年两会期间,李延声、赵卫、赵葆秀等25位全国政协委员拿出的调研结果是,云南腾冲有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仅能收到3000多元。因此委员们建议,调高国家非遗传承人补贴至3万元/年,并保证能够全部发放到非遗传承人手中。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确认了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工作予以支持。截至2013年底,各省共公布了9647项省级非遗项目,认定了7713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部下发的《关于开展2014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而据前文化部长王文章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2010年以前文化部规定的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补贴为8000元/年,2010年起上调到1万元/年。
不过,文化部非遗司的官员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工作人员均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文化部规定的1万元/年只是针对国家级传承人,而省级以下的非遗传承人补贴则各地方自行裁定,从文化行政单位的财政拨款中统一支出,但国家财政会对应这一支出适当增加财政拨款。例如,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彭卫国告诉《河北青年报》记者,河北省省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2012年开始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而山西省文化厅的规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人每年的活动补助为8000元;北京市对市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补助标准则与国家级代
表性传承人的补贴相当,为1万元/年。浙江省文化厅和省财政厅制定并下发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从2007年起,对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省文化厅命名的省民间艺术家和其他在民间艺术传承、发展中有突出贡献且生活艰难的民间老艺人实施专项补贴,对年满65-69周岁的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的补贴,年满7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年给予4000元补贴。
在辽宁省沈阳市,包括辽绣、装裱、篆刻等非遗项目的多位省市县级传承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每年可从文化厅及文联等部门领取到200-4000元不等的非遗传承人补贴。其中以辽绣传承人每年得到的扶持基金最多,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每年能够拿到的是4000元,但我很知足,因为辽宁省每年还会为我们办两次非遗展会,我们参展不需要交摊位费,展会每次会持续两到三天,在这几天里,还会为我们参展的两名工作人员提供快餐及补助。”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没有一个完全条框清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贴标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条约和文件中,时代周报记者也未能找到对非遗传承人补贴的绝对标准。
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方二级官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虽然约定将对缔约国的非遗保护提供财政和技术的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款,但是也未对于个体非遗传承人每年的绝对补贴标准进行细化规定。
而对于联合国的每个缔约国来讲,对非遗传承人的补贴情况与形式也各不相同。毓璁说,此前美国有关组织前来邀约她移民时曾表示,如果她愿意以自己的非遗技术作为移民后的生存手段,美国方面将协助为其开办工作室提供最大的帮助,包括终生免税在内,如果其定位工作室的性质为研究型而非营业获利型,她将每年获得美国政府给予的大约9万美元的最低生活资助,以基本保障其在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语言保护工作时生存开支。
这一说法,随后时代周报记者在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处院内的一家移民公司得到证实:“的确有这种移民,叫做特种技术移民,从国内申请开始,绿卡可以在半年内便从美国寄回。在美国移民局提供的移民说明中,这类移民取得绿卡后,必须在美国以此类技术开办工作室等谋生,工作室可享受美国免税待遇,如果该工作室同时还能为美国人提供就业机会,美国政府还将提供更多的补贴与服务,但是具体补贴金额尚未有绝对数字,因为除了国家的补贴外,还有所移往不同的州之间的补贴差异。”该公司李姓项目经理称。
在日本、英国等世界多国,也有类似的对非遗的保护政策,例如英国的皇家音乐院不仅请中国的古琴演奏家李祥霆作为客座教授前去交流还专门为其建立了工作室,并予以优厚的待遇。而日本则认同非遗传承人身份等同于大和民族的公家贵族。同时,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对非遗传承人实现户籍开发,作为非遗传承人从申请到拿到美国绿卡最慢半年,最快一个月;而英国等对移民管制较苛刻的国家,也对非遗传承人入籍开放绿灯。
但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处于市场经济转型中的边缘弱势群体,他们因为无力提供质押贷款的不动产和信用保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没有无息、贴息的优惠政策扶持,使原本就困难重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大多在高成本、高税费、低收入、低回报的困境中步履维艰。
对此,文化部非遗司的一位副司长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文化部的职能划分问题,中国很难做得更多。但下一步,去行政化改革将在非遗传承的扶持工作中开展。未来文化部干部将效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做法,允许跳开原来经行政部门逐级申报申请的惯例,鼓励个人或客体直接申报。
非遗传承人每年的补贴毕竟是杯水车薪。因此文化部正在考虑的文化金融化或者是可行之举,在联合国的扶持方式中,除了捐助款外,也有提供低息贷款;通过多重资金注入资助的方式。未来,非遗传承人整理出的非遗传承特色语言文献将被投资方负责回购,而在传承方面,将尝试推广按传弟子人头进行补贴的方式。
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多位研究人员却对上述文化部人士所言的改革方式表示茫然:“去行政化、放开申报是合理的,但是实现对非遗保护实行金融化改革,则难测福祸。”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