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留住“活态”的村庄

2015-06-23 10:26:00    作者:李韵 杨杉   来源: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保护利用 保护与发展 冯骥才 乡愁 复古
[提要]石阶、古楼、青瓦,小巷绿树人家,太行川寨王硇,处处风景如画。”日前,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

  石阶、古楼、青瓦,小巷绿树人家,太行川寨王硇,处处风景如画。本报记者 李韵摄

  “传统村落绝不仅仅是个建筑景观,那里有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家园的精神需要,是根性的、母体的需要。”日前,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

  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冯骥才认为,立档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最终的问题还是要留得住人,如果没有人住,村规、民俗、村里的历史记忆就将消失,“乡愁”也就不复存在。

  保护要先摸清家底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传统村落进行认定。我们要为中国传统村落建立档案,要用标准化的手段记录传统村落,盘清我们的家底,将之以档案的形式留给后人,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2014年6月10日,“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在京启动。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冯骥才的话掷地有声。

  一年来,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民间文艺工作者及众多志愿者走进传统村落,抢救记录着其中的各种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是其中的代表。正如河北省民协主席郑一民所说:“河北的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是众多一线普查者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他们不仅完成了国家规定的39个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任务,还抢救发掘出160个传统村落。如今,河北在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采录的文字资料已达500余万字,拍摄图片资料21万余张。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河北省举办了“可以触摸的‘乡愁’——河北省历史名村名镇名城风采展”,还编撰出版了《河北省传统村落图典》。

  保护要能留得住人

  冯骥才认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应该是“活态”的,必须让人住在里面才能保持村落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因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空巢村”越来越多,“留不住人”成为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没有人住的村庄是没有生命的。”他说。

  在河北省沙河市王硇村,一座座明清时期留下的古老石楼如同城堡一样,结构坚固。街巷、楼阁、雕刻、门楼都保存完好。很多石楼门口挂着抗日旧址的牌子,里面陈列着古老的家具、农具,变成了民俗博物馆。村子里多户人家将自家的老房子变成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开门营业。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增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种植的土特产品,用肩挑、驴驮到外面也卖不出去,现在每天到王硇参观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土特产不用出村,就有游客高价买去。经过这些年对古村的保护和利用,乡亲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

  后沟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如今,村民的收入来源与王硇村相似。三分之一以“农家乐”为生,其余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地、农业采摘。同时,作为“传统村落科学保护的第一样板村”,这里民居和民俗都基本保留,还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农耕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范宝儿对记者说,他家已经在后沟村住了26代,一直都靠农耕为生。近几年村子得到了保护利用,博物馆的工作成了他新的收入来源。记者了解到,由于该村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选择在本村就业。

  保护需要四方合力

  6月3日,在后沟村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中,冯骥才站在村里的古戏台上说:“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像一篇长长的、永远写不完的文章,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竭尽全力保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主要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准备的,而不是“用来给我们看的”,冯骥才说。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必须发挥村民的力量。但是记者了解到,全国多数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均“自上而下”,忽略了村民这一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比如,近年来后沟村所在地方政府虽然一直在想办法对村落进行保护,但记者看到村里很多老房子明显是被修缮过的,却因为长时间空着没有人住而重新显出破败之态。

  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传统村落保护不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复古”,而是要兼顾传统文化传承与村落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在当地能够获得生活来源,人们才会愿意继续留在村子里。当然在引入先进生活设施的同时,还要保证村落原有的结构基础不被破坏。

  资金不足一直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掣肘因素。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在三年内投入百余亿元集中用于传统村落保护,这无疑为此项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支持。但冯骥才认为,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而应该由四方面组成:第一是国家拨款;第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第三是社会各界的支持;第四是老百姓自己的觉悟。“必须要有这四方面的努力,传统村落才会更有希望。”冯骥才说。(记者 李韵 通讯员 杨杉)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