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专家齐聚淄川为齐长城旅游开发把脉献策

2015-11-11 10:10:00    作者:   来源:山东旅游政务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齐长城遗址 开发利用现状 长城博物馆 文化旅游资源 齐文化
[提要]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做好齐长城资源挖掘与整理,明确齐长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促进齐长城保护利用和宣传推介,山东省旅游局委托中国长城学会、长城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开展了《齐长城历史文化研究》编制工作。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蔺开庆,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敏绪,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孙伟庆等陪同考察。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做好齐长城资源挖掘与整理,明确齐长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促进齐长城保护利用和宣传推介,山东省旅游局委托中国长城学会、长城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开展了《齐长城历史文化研究》编制工作。2015年11月8日—9日,《齐长城历史文化研究》编制调研组对淄川区梦泉涌泉段、城子段齐长城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调研组成员有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万里长城》、《长城博物馆》杂志主编郑严,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树满,山东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胡德定。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蔺开庆,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敏绪,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孙伟庆等陪同考察。

  调研组一行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冒雨登临涌泉、梦泉、马鞍山等景区,实地察看了齐长城遗址、齐古兵营、千年石门等历史遗迹,详细了解了当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还到梦幻聊斋城、蒲松龄纪念馆、苏相桥、苏相墓、淄川区博物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淄川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调研。

  实地调研考察结束后,9日下午在淄川区召开齐长城文化旅游资源调研座谈会,共同就齐长城保护开发进行了座谈研讨。除省齐长城调研组成员外,出席座谈会的领导、专家还有山东省旅游局副局长张鲲,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策划部部长李西香,淄博市原新闻出版局局长孙衍喜,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王雁,淄博市旅游局副局长荆茂彬,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孙伟庆,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向坊,淄川区太河镇党委书记朱庆农,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等。同时淄川区淄博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梦泉、涌泉景区负责人,淄博市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就淄川段齐长城的资源概况、齐长城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领导各抒自见,为齐长城的保护开发利用把脉献策。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指出淄川在下一步的齐长城开发中要将齐长城这一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好,在此基础上要深入挖掘历史,通过多种形式将齐长城、齐文化进行活化,让大众来体验、消费,同时要做好齐长城的宣传,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他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春秋战国时期,淄川是齐鲁、齐楚的交界,是历代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境内的齐长城作为齐国都城临淄的屏障,沿山岭起,跨河越谷,山险代墙,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最具文化内涵的民族象征。齐长城淄川段由博山围屏山岳家北峪入境,沿西河镇、东坪镇的薛家峪、护宝泉村山脊到聚锋村岳阳山,然后过淄河经城子关,沿三泰山、鹿角山、黑虎寨、油篓寨、盘龙山、雁门寨到太平山出境。淄川境内齐长城全长50公里,主要齐长城遗迹30公里,主要位于淄河镇城子村、劈山、马鞍山一带,经山东省齐长城考察队考察论证,为齐长城的一条主线。

  近年来,淄川区积极做好齐长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依托齐长城文化旅游资源,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开发了梦泉生态旅游区、涌泉齐长城风景区、马鞍山景区等以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景区,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同时积极挖掘齐长城历史文化内涵,打响品牌。与央视十套《探索与发现》栏目合作,制作了《寻找孟姜女》专题片,在央视十套、一套进行播放;组织召开“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各地的40多名专家、教授,一致确认淄川区淄河是孟姜女故事的早期发生地和重要传承地。在下一步的开发中,淄川区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和资源的科学整合,聘请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齐长城休憩带旅游规划》,以齐长城为文化载体,整合淄川齐长城沿线景区、古村落等各类旅游资源,以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等项目为重点,活化齐长城、齐文化品牌内涵,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齐文化旅游目的地。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