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探索扶贫经验 旅游扶贫奔小康

2016-03-15 14:5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乡村生态 旅游扶贫开发 山亭区 旅游道路 旅游度假区
[提要]山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并被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改革试点区。下步将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每个镇街建立1处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实现电子商务与山亭特色产品加工、商贸物流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旅游扶贫攻坚战中,山亭区充分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战略支撑,旅游扶贫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引领大批贫困村和贫困户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发展“山亭人家”农家乐500户、省级“好客人家”达到70家,其中6户以上“双改”规模村达到15个,5.43万人实现脱贫,探索出“生态立区、民生为本、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的扶贫工作新经验。山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并被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改革试点区。

  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有序推进旅游扶贫开发

  注重强化战略引领、规划引领,把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规划。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强区目标,因地制宜理清方向和思路,突出扶贫特色和针对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编制了全区旅游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同时,将乡村旅游确定为推进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致富的龙头产业,以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村、特色镇为平台,落实推进全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翼云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北庄生态旅游小镇和徐庄乡村旅游综合体等旅游规划,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开发。徐庄镇湖沟村就是旅游规划扶贫的成功案例,该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委托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乡村公园为主题进行了详细规划,通过省市区旅游扶贫开发,全村发展20户“双改”农家乐、接待床位112张,建成全市首座3A级标准旅游厕所、20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首个村级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一条崭新的旅游道路通向村外,成为全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新亮点。

  景区带动,优先“输血“,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利用重点景区开发,整合全区项目资源,集中打造“两山(抱犊崮、熊耳山)、两镇(北庄、徐庄旅游小镇)、一区(翼云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一园(汉诺庄园)、一湿地(月亮湾湿地公园)”龙头景区,推动改善贫困区域发展环境,带动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山城街道兴隆庄村的巨变就是山亭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既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美化了村容环境,又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与稳定增收的问题。该村通过青岛欧亚集团投资8.6亿元开发翼云石头部落景区,带动了 80余户村民搬进了小康别墅,由原来的“穷命庄”一步奔上小康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了“山亭人家”农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原住房入股到合作社成为社员,年底可以享受分红。目前,该社共发展餐饮户11家,餐位达到800余个,住宿客栈46家、接待床位366个,旅游商品店10家,直接带动农民就业300余人,户均增收3万元。2015年6月30日,郭树清省长到山亭人家合作社视察,对山亭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区累计投资13亿元,新改扩建道路86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1333.6公里,全区交通网络体系全面建成,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及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投资1.49亿元,完成村村通道路127.6公里,人饮工程173个村,电网改造208个村,有效解决了旅游景区、城镇和农村人口的饮水和用电难题;建成青龙山环城绿道55公里,打造了兴隆庄、湖沟、崖头等一批旅游村,既美化了村容环境,又解决了移民生产生活与稳定增收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建成4A级景区5处、3A级景区3处。

  精准扶贫,集中连片,拓展旅游扶贫新空间

  把集中连片旅游扶贫、片区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从更高的层面推进葫芦套片区、翼云湖片区、环城森林绿道休憩带三大乡村旅游扶贫片区。目前,旅游扶贫片区开发已经全面启动,葫芦套片区规划编制即将完成;结合省旅游局“第一书记”帮扶,围绕翼云湖做足扶贫开发文章,发展徐庄镇石嘴子村、东良子口村农家乐30户;以青龙山绿道为轴,串联发展西集村、王湾村及沧浪渊、洪门村和双山涧村等绿道沿线村庄,推进西集镇枫林农场提升、驿站建设、普照寺文化旅游开发;凫城镇沧浪渊旅游开发项目和民宿村、千佛崖驿站开发建设;结合洪门村、务后村、双山涧村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成立农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配合做好熊耳山-抱犊崮5A级景区创建文章,形成“区域发展带动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促进区域发展”的新局面。

  整合资源,各方参与,合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区财政每年设立8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公共基础、宣传营销和旅游项目建设;整合全区扶贫资金,打好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及饮水、通电、通气和排污等行业部门资金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组合拳”。近年来,全区社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5%以上,投资6280万元,实施176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开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出台了《山亭区加快旅游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见》及招商优惠措施文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参与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产业建设,在旅游“厕所革命”、“互联网+旅游”、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先予以人才、土地、金融等扶持,营造各方共同参与的旅游扶贫新局面。山亭区被确定为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村信用互助改革试点区。三是加强旅游扶贫组织化建设。加大发展各类农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旅游贫困村推进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等相关权益,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区已经发展土地合作社195家、家庭农场188家;规模以上旅游专业合作社9家,规模最大的一个合作社为城头镇月亮湾旅游合作社,6个村594户农民入社。

  典型示范,统筹发展,增强乡村旅游扶贫后劲

  一是狠抓旅游扶贫示范工程。从全区选择一批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旺、具有一定开发规模的镇、村、户作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体制、机制、政策上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总结推广。通过几年来集聚发展,已创成省级旅游强镇9个、特色村23个;在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徐庄镇湖沟村、山城街道兴隆庄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占全市的一半;石板房饭庄等9家农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占全市三分之一;6名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另外,全区有5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6户农家乐获评全省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户。二是强化智力扶贫培训。借助全省千人培训计划,组织区内乡村旅游企业带头人、合作社和特色村负责人41人到台湾考察学习。依托山亭周末大讲堂、名师送教活动等平台,举办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示范班、农家乐培训班等,累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7000余人次。通过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区乡村旅游业人员超过3万人,占到全区人口的6%。三是抓好产业融合促脱贫。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农村优势资源的开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2011年以来,全区发展家庭农场188家、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累计发展到16处,火樱桃、长红枣、板栗等特色林果发展到47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4家,“三品一标”认证105个,“莺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力发展“旅游+”,建成运营鲁南网商谷创业园,积极打造棠棣峪等乡村旅游“淘宝村”。2015年,全区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已达到216家,网上店铺425家,电商交易额突破4亿元。下步将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每个镇街建立1处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实现电子商务与山亭特色产品加工、商贸物流融合发展。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