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系,又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
沪菜,上海菜又被称为上海人自己称为“本帮菜”是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兼有各地风味的独特体系。其特点有:
1.讲究选料新鲜,注重活、生、寸、鲜。
2.它选用四季时令蔬菜,菜肴品种多,四季有别。以真材实料和慢火细工取胜。
3.烹调方法由之前的烧、蒸、煨、窝、炒并重,逐渐转为以烧、生煸、滑炒、蒸为主,其中以生煸、滑炒为最多特别善烹四季河鲜。
4. 调味擅长咸、甜、糟、酸,特色是酱油和冰糖放得多,糖重色艳,滋味浓郁鲜美,甘腴甜润,每道菜看起来都油汪汪、红喷喷的,汤卤醇厚,注重原味。卤汁适中,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鲜咸适口。特别是夏秋季节的糟味菜肴,香味浓郁,颇有特色。并有诗句为证:
尖椒笃菜任君尝
百店千菜皆于杭
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大众网《东营美食地图》带大家来的这个正是位于东营万达广场三楼的东营首家纯正“上海私家菜”——黄渔伯
(环境甚是优雅,深深地感受到老板装修时的良苦用心)
(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老板是地道的上海人,身形相对同行的“山东大汉”,身形果然娇小了许多,全程说话温柔并面带微笑,颇有传说中的上海“小男人”的感觉
一番闲谈坐定后等菜无事,便找来他家菜单,先过过眼瘾
哇~没吃过~~ 哇哇~没吃过~~好想吃~~
哇哇哇~没吃过~口水ing~ 哇哇哇哇~简直不能忍了!!!
正在我们饥肠辘辘眼见要把他家菜单撕碎了放在嘴里嚼嚼的时候,终于
上菜咯~~
(上海白斩鸡)
上海白斩鸡 又叫三黄油鸡是上海地区汉族名菜。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以母鸡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其用料是上海浦东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清《调鼎集》记载:“肥鸡白片,自是太羹元酒之味(指原汁原味),尤宜于下乡村、入旅店、烹饪又及时最为省便。又,河水煮熟,取出沥干,稍冷,用快刀片取,其肉嫩而皮不脱,虾油、糟油、酱油俱可蘸用。”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当年的制作要诀及美味。色泽金黄油亮,滋味鲜美可口。
作为首菜的出现足以体现了这道菜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过,不要以为白斩鸡就是是白色的。“白斩”又称为“白切”,是潮汕菜系之一的做菜方法。一般是水煮,然后配制特殊酱料作为蘸料来吃。以清淡可口,不破坏原料原味为佳,最能体现食物“原汁原味”。其中的骨头中的血丝也不是因为没做熟,而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为使肉质鲜嫩,需要迅速由热到冷,冷水冲洗1小时导致的,尽管放心使用便好。
(上海熏鱼)
上海熏鱼 熏鱼虽名带熏字,其实并不是熏制的,而是先用酱油腌制再油炸最后浸入卤汁入味的。江南的熏鱼有多种做法,苏式熏鱼不仅汁液浓厚,鱼肉鲜甜,外焦里嫩,口感咸鲜味美,有点酸甜口。
是我本餐最爱的一道菜!!对!没有之一!!!
(大煮干丝 上海酱鸭)
大煮干丝 又称鸡汁煮干丝,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以干丝、鸡丝为主,干丝洁白,外加鲜虾仁,缀以各种配料,色彩美观,其味更鲜。注重刀工,讲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干丝实则豆腐干,菜场里一般有两种豆腐干,一种是淡褐色的,俗称「茶干」,另一种是白色的,俗称「香干」,这道菜要用的是香干。要求形状方整有弹性,颜色洁白微黄的,要有豆香而无豆腥的,一煮而不烂。
上海酱鸭 酱鸭是江南等地传统风味名菜之一。其因色泽黄黑而得名,具有香、酥、嫩的特点。酱鸭皮黑肉嫩、醇厚不腻、香鲜美味,肉质筋道、鲜嫩诱人。
不过,好咸~
(蟹粉豆腐)
蟹粉豆腐 是江南地区汉族名菜之一。每年入秋都是大闸蟹、毛蟹、膏蟹的成熟时节。“蟹粉”即整只蟹蒸熟后再剥出的蟹肉,讲究新鲜。将小块状豆腐用油煎黄,放入炒过的蟹肉及调味料,之后以水淀粉勾芡即可。色淡黄、玉白,和醇。味极鲜、软嫩滑口,食而不腥,豆腐嫩滑,鲜香诱人
(灌汤蟹粉小笼汤包)
灌汤蟹粉小笼汤包 是上海传统小吃,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外观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其制作原料也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
小笼包的正确吃法:小笼汤包皮薄馅多,如果一口咬下去,要么烫得直吐舌头,要么因大咬一口而汤汁尽失。
正确的吃法是,先小咬一口,咬出个小洞,就着吸吮,把汤汁美美地吸咂品味了,再薄皮蘸醋食之。
总结成一句话:一口开天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
上海生煎
上海生煎 又称生煎馒头,也是上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表皮松软,底板香脆,馅鲜多汁。样子有点像水煎包,也是放平底锅中,煎时放少许水,小火焖熟,至底部成金黄色时,撤上葱花、芝麻,再焖一会儿装盆。趁热吃,讲究表皮松软,底板香脆,一咬,皮薄馅满,鲜甜多汁。
(桂花糖藕)
桂花糖莲藕 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桂花风味浓郁,以莲藕、糯米为料制作。滋阴补血食谱、健脾开胃。本菜的经典之处在于,底部暗红色酸甜爽口的山楂汁,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外婆红烧肉)
外婆红烧肉 最能体现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色,晶莹剔透,(黄色的球体不是栗子,是鹌鹑蛋!!Q弹顺滑,意外之喜),上海的红烧肉相对北方红烧肉多放酱油的做法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甜。然而本店红烧肉甜而不腻的秘诀在于,甜的调味即不是放白糖也不是冰糖,而是来源于精纯的蜂蜜!!不加其他调味料,仅靠火候功夫,做出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的味道来。而且选材要求2/3肥,1/3瘦,做到肉质细嫩,爽滑,似是入口即化~~
再来一块!!
(松鼠鳜鱼)
松鼠鳜(guì)鱼 是江苏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鳜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它便吱吱地“叫”起来,活像一只真松鼠。其味酸甜可口,刀工要精巧,调味汁既要酸甜适口,又要薄而稠浓,使鱼入味。
(鳜鱼又叫鳌花鱼、桂鱼,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肉质细嫩,极易消化,适合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补虚;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作为最后一道菜出现的松鼠桂鱼,依然秉承了店家严谨扎实的选材,精湛的刀工,精准的火候,以精工细作的姿态,低调奢华的品质把整个试吃之旅推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