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2 09:51:00 作者:蔡东亮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我要评论
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12日电 对于整天与煤打交道的煤矿来说,矿区达到“眼看无灰,手摸无尘”的标准是不可能的。然而,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却向这一不可能的目标发起了挑战。
“这福利那福利,职工的安全健康是最大的福利!”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淄矿集团大力引进先进防尘装备,加大现场管控力度,强化源头煤尘治理,精心为职工烹制了一份清洁、健康的“无尘套餐”,为职工撑起了生命“保护伞”。
矿区洁净“无尘化”
“这里的煤场真干净,每次来都把车冲的干干净净,不但矿内干净,矿周围的环境也好了许多。”说起许厂煤矿地面粉尘治理情况,经常来拉煤的司机孙师傅深有感触。不但拉煤的车辆能享受免费洗车服务,进入矿区的所有私家车也要挨个“洗澡”。
在该矿南门,只见一辆黑色的私家车进入一个小亭子后,自动冲尘机从四周喷出水雾,对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冲洗过后,轿车如崭新一般驶上洁净的道路,留下一两道水迹。道路两旁,绿草如茵,花木掩映,舒缓的音乐,潺潺的流水,犹如公园一般。远远望去,办公楼、职工餐厅、职工公寓等公共场所,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为实现对地面降尘的全覆盖,该矿在地面工业广场重要道路口、煤场四周安装了50余个地面冲洗卷盘器、70余个自动喷枪,每天定点对煤场、矸石山、皮带运输系统以及矿区各运煤线路等产尘地点进行降尘。路面硬化、矿车封闭运行……总之,哪里有灰尘,哪里就有对策,整个矿区面貌焕然一新。
粉尘治理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从根本上降低煤尘,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治理的关键和工作重点在井下。从2012年开始,该矿在井下大力开展了创建无尘化硐室、无尘化巷道、无尘化采掘工作面竞赛。从综采面到每个掘进迎头、巷道,从每条管路、风筒、线路到每台设备,实行了包保制度,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在井下每一条回风巷道,他们至少设置了两道净化喷雾,防止煤尘随风而出。无论大小设备,只要上井,首先要过“冲洗除尘”关,就连矿工穿的胶鞋,也要经过水池冲洗。
生产源头降煤尘
“人在花木中走,鱼在碧水中游。”走进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充满生机的园林美景俯仰皆是。在环境如此优美的现代化矿井工作,许多唐口煤业的职工为之自豪。而更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该公司关注职工身体健康,全力为职工打造了一顶健康“保护伞”。
为从源头控制煤尘,唐口煤业加大对矿井综合防尘管路改造,引用先进除尘技术,增添降尘防尘新设施,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源头,采煤工作面的煤尘降至了9毫克/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以前,7天就要对巷道冲一次尘,现在半月才需冲一次。该地段降尘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粉尘浓度值也比以前降低了49%。”该公司通防队防尘工尹庆刚对综合降尘智能系统的降尘效果称赞有加。作为井下主要进风巷道的西部运输大巷风速大巷,空气干燥,容易产生粉尘,危害到一线职工的身体健康。通过研究和实地考察,该公司在此安设了矿用综合降尘智能系统。
在该公司3306工作面轨道顺槽即将开采的煤帮上,每隔15米就有一个注水孔,旁边的牌板上写着责任人、注水时间、注水量等内容。据该公司通防科技术员王海滨介绍,他们采取长孔注水技术,利用高压专用注水泵同时对轨道顺槽和皮带顺槽的煤层进行注水,注水孔最深可达50米,一个孔可以注30多立方米水。同时,该公司还将这一“封尘”技术利用在煤和半煤掘进工作面。通过注水前后粉尘浓度的对比,各工序的粉尘浓度均降低了30%以上,放炮工序粉尘浓度也降低了40%。
职业危害早预防
“大家在工作期间一定戴好防尘口罩,执行好防尘制度。”“掘进迎头放炮频繁,要加大冲尘力度。”在淄矿集团埠村煤矿,无论是班前会还是工作现场,都能听到这样的嘱咐声。作为淄矿集团惟一座衰老矿井的埠村煤矿,做好职工的健康防护工作,已经成为该矿第一关注的民生工程。
牛余福是该矿采三队一名乳化泵司机,他每班都对泵站周围及300余米长的皮带道用高压洒水装置冲一遍,使工作环境保持足够的湿度。他说,煤尘是危害采煤工健康的“第一杀手”,只有改善环境才能免遭侵害。
近年来,该矿大力践行“提高职工生活幸福指数,让职工健康快乐地生活”理念,定期召开排查会,组织专业人员会诊、评价、认定、治理、注销,确保工作现场治理煤尘不留死角。同时,不断强化对职工的防尘理念渗透,使全矿每名职工牢固树立起了“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粉尘超标就是事故”“煤尘堆积就是事故”“要安全更要健康”等综合防尘安全理念,全员职业卫生防治意识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职工由“要我防护”到“我要防护”。
“以前俺常担心犯上矽肺病。现在,矿上每年都组织健康查体,有病能早知道早治疗,无病也能保健康。”在该矿已干了近30年井下工的职工贾延西乐呵呵地说。
该矿坚持以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为手段,对职业病认真做好超前防治。他们为每一名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每年由劳资科、卫生科配合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对职工进行健康查体。不适应井下工作环境、有职业禁忌症的职工及时调整工作岗位,以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蔡东亮)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