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舍故居政府收购《济南的冬天》写于此处

2013-03-14 09:32:00    作者:赵晓林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老舍故居 济南的冬天 老舍研究 1950年 老舍作品
[提要]南新街58号是老舍先生的故居,这是很多“老济南”都知道的。在进行规划、维修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将开始公开征集与老舍有关的文物、文献、资料,以备将来纪念馆使用。张桂兴表示,以后如果文物部门征集有关老舍的文物资料,他将考虑捐献出他的一些老舍研究文集和搜集的老舍作品。

济南老舍故居政府收购 《济南的冬天》写于此处

老舍故居大门

  南新街58号是老舍先生的故居,这是很多“老济南”都知道的。而近日最让这些老济南感到高兴的是,这座老舍故居终于被济南市文物部门收购,并将对其进行整理、修缮,以备将来改造成老舍故居纪念馆。

  拟请舒乙回忆故居原貌

  记者今天从济南市文物局了解到,市文物局于去年底与原住户商谈后将南新街58号收购下来,目前正在办理土地使用和房产产权更改的相关手续。

  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购买老舍故居的想法他们早就有了,从前年就开始具体操作,经过多方工作,才商购成功。目前他们组织维修工人已经对院子里的临时建筑及其他杂物进行了拆除、清理,留下了北屋、东屋、西屋等主体建筑,屋内的物品也已经清空。因为这些建筑已经过多次维修或重修,所以此次同时对原有建筑基础进行了初步寻找。下一步,市考古研究所还将进行实地勘查,摸清原有建筑的基础,对今后的维修、恢复原状和改建做好准备,然后再科学规划及公开招标,之后才能进行整体维修或改建。

  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这件事,文物部门还准备与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联系,去北京面对面进行了解,请其对此处老舍故居的原有样子进行回忆。现在他们已对院子的整体及内部、房屋内外的每个角度都进行了拍照并做成相册,准备带到北京请舒乙先生看一下。然后再对照有关文献材料的记载,多方查证结合,争取尽最大可能恢复到老舍在此居住时的样子,建成老舍故居纪念馆。

  另外,在进行规划、维修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将开始公开征集与老舍有关的文物、文献、资料,以备将来纪念馆使用。

  希望带动周围片区文化内涵提升

  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这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在前期的工作中,既要注意进行文物本体保护,还要注意环境整体保护,要使修缮好的纪念馆与南新街这条济南著名的文化街能更好地融合,并能提升这条街的文化内涵,带动整条街甚至整个片区文化氛围和内涵的提升。“另外,除了前期的勘察、维修、改建等工作外,纪念馆建成后如何维护、维持正常的开放也是个问题,因为开放后会产生不少的费用,这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有了投入就要产生社会效益,不然改建成功也只是个摆设,没有任何实际效用,这是一定要避免的。所以这件事我们特别重视。”

  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张桂兴教授对于老舍故居被政府收购,并将改建为纪念馆一事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处老舍故居是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亲自来寻访后找到的,当时他也参与了陪同寻访。这里是老舍创作的重要地点,对于济南名人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有很高价值,可以看出济南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

  张桂兴表示,以后如果文物部门征集有关老舍的文物资料,他将考虑捐献出他的一些老舍研究文集和搜集的老舍作品。

  南新街故居在老舍创作中地位重要

  为什么市文物部门这么重视这件事呢?因为南新街58号老舍先生故居在其生平中占有重要位置,他在此创作出了多部著名作品。

  20世纪30年代,老舍曾两次应齐鲁大学之邀到济南执教,第一次为1930年7月-1934年6月,就任文学院教授和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1934年8月后到在青岛办学的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5日又回到济南再次执教于齐鲁大学,并居住了3个多月。

  1931年夏,老舍返回北平并与胡絜青完婚。之后,老舍偕夫人回到济南。他们在南新街租了一所小房子,当时门牌号是54号。他们在这里住了3年,其间胡絜青生下了大女儿舒济。老舍住的房子,坐东向西,西北东三面有房子。就在这个普通的小院里老舍写出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以及优秀短篇小说《月牙儿》、《黑白李》和《断魂枪》等,同时还写出了一批诸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不是公园的公园》、《济南药集》等咏赞济南的散文佳作。

  1950年,南新街故居在原房地基上进行了翻修重建,拆除了二门和影壁,砖头土坯墙和草房屋顶被改以红砖墙和瓦房屋顶,但原有格局基本未变。2006年,此院落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此处故居在老舍的创作生涯中非常重要,是他创作的。(赵晓林)

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