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共133台演出 316件作品参加群星奖

2013-10-11 09:11:00    作者:王红军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群星奖 演出 剧目 群星 作品类
[提要]10月11日,十艺节组委会在济南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最让人期待的十艺节“文华奖”评比展演、“群星奖”决赛、境外剧目演出等系列展演展览活动情况。87台参评剧目远超以往艺术节  十艺节参评参演剧目经有关部门推荐审核,并报文化部批准确定总计90台,其中参评剧目87台。

  10月11日,十艺节组委会在济南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最让人期待的十艺节“文华奖”评比展演、“群星奖”决赛、境外剧目演出等系列展演展览活动情况。87台参评剧目远超以往艺术节  十艺节参评参演剧目经有关部门推荐审核,并报文化部批准确定总计90台,其中参评剧目87台。

  原标题:“文华”夺目 “群星”生辉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10月11日,十艺节组委会在济南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最让人期待的十艺节“文华奖”评比展演、“群星奖”决赛、境外剧目演出等系列展演展览活动情况。
  十艺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表示,十艺节云集了133台舞台艺术演出,其中87台作品为文华奖参评剧目,8台境外经典剧(节)目邀请演出,38台国内优秀剧(节)目进行展演和祝贺演出。此外,还有316件群文优秀作品参加群星奖决赛。
87台参评剧目
远超以往艺术节
  十艺节参评参演剧目经有关部门推荐审核,并报文化部批准确定总计90台,其中参评剧目87台。
  “十艺节得到了全国艺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直院团、解放军文艺团体均有作品参加评奖演出,预计将有近2万名文艺工作者欢聚齐鲁。”陶诚表示,十艺节参与艺术院团的广泛性,不仅体现了全国各地良好的创作势头,也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艺术门类的协调发展。
  据陶诚介绍,本届文华奖评奖机制进行了改进。“由原申报单位组织专家严格按照评奖办法进行评审推荐,在终评阶段调整评委结构,增加地方评委,增强了评委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同时,加大对评奖的监督力度,确保评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是剧目整体水平的展示,也是艺术节期间最受关注的活动内容。”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凯华认为,“这些剧目都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精品佳作。无论在剧目数量上,还是在剧目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上几届艺术节。”
地方戏扶持政策卓有成效
  据了解,这87台剧目汇聚了我国当前最富创造力的编剧、导演、表演等艺术人才,涉及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歌剧、舞剧、交响乐、杂技、木偶等众多艺术门类。
  陶诚说,近年来,文化部相继出台了扶持地方戏、歌剧、杂技等艺术的政策。“本次参演的戏曲作品有44台,涉及27个剧种,除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等传统大剧种之外,还包括五音戏、平调落子、锡剧、汉剧等地方剧种。”
  其中,山东有15台剧目参评,除了京剧《瑞蚨祥》、《项羽》外,有吕剧《百姓书记》、五音戏《云翠仙》、柳琴戏《沂蒙女人》、山东梆子《两狼山上》等8台地方戏,还有1台杂技剧《聊斋遗梦》,展现出我省实施“地方戏振兴工程”取得的优异成绩。
  在这些作品中,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并举。其中,戏曲现代戏有19台,占到全部戏曲作品的43.1%,显示出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音乐、舞蹈、杂技类作品中,呈现出创新、融合、多元的态势。除了歌剧、舞剧、舞蹈诗之外,本届艺术节还有说唱剧、歌舞剧、杂技剧等艺术形式的舞台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文华表演奖评选中,文化部共评选出21名获奖演员,他们既有京剧、昆曲、黄梅戏、晋剧、婺剧、评剧等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家,又有话剧、舞剧、芭蕾舞、歌剧艺术家。我省柳琴戏演员刘莉莉入选。
群文作品接地气显著提升
  跟文华奖相同,群星奖从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正式并入中国艺术节。在奖项设置方面,群星奖目前包括作品类群星奖,项目类群星奖和“群文之星”三大类。其中作品类群星奖包含了音乐(含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曲艺等4个舞台艺术门类。
  本届群星奖汇集了近3年来全国最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群众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周广莲介绍说,本届群星奖共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家单位报送的884个作品类节目,经过初选和复赛环节,共有353件作品入围决赛。除了已经结束的群星奖合唱决赛外,还有316项作品参与21场群星奖的角逐。
  除舞台作品外,本届群星奖还收到各地申报的157个候选项目。此外,“群文之星”也是本届群星奖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国共有117名候选人参评。
  “本届群星奖参赛作品‘接地气’,质量较往届有了显著提升。”周广莲评价说,这些作品内容题材丰富,形式短小精悍,表演诙谐生动,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情及地域特色,将引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方向。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