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农民工将圆“城市梦” 城中村居民可逐渐享受市民待遇
2014-02-28 09:13:00 作者:陈晶 来源:山东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农民工 城中村改造 市民待遇 农业人口 村改居
[提要]记者昨日从省城镇化会议上了解到,未来山东省将解决700万农民工的落户城镇问题,同时逐渐将1039万城中村居民逐渐变成市民,尽快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优抚制度统一,推进城镇化进度。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陈晶实习生张双双)记者昨日从省城镇化会议上了解到,未来山东省将解决700万农民工的落户城镇问题,同时逐渐将1039万城中村居民逐渐变成市民,尽快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优抚制度统一,推进城镇化进度。
根据测算,山东省每转移一名农业人口,需要公共财政投入13万左右,按每年转移100万农业人口计算,共需要财政投入1300亿。为减轻负担,山东省将建立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用地指标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方面的作用,合理分担转移成本,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山东省还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于长期在城镇就业生活、基本上有稳定职业和稳定住所的农民工,按照自愿、有序的原则,优先解决好他们在城镇落户问题。同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着力推动进城就业人员在工资、社保、福利等方面与城镇户籍人口实现平等待遇,使外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在教育、医疗、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
另外,根据省住建厅统计,目前全省城中村有7700多个,1039万人口,有超过50%的城中村居民已转为城镇化户口,但其中很多人没有享受到城里人待遇,还有近一半人仍为农业人口。如果把城中村的问题解决好了,山东省城镇户籍人口将达到50%左右。根据会议,下一步山东省将继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对尚未改造的城中村,年底前各市要编制完成改造规划。对已改造完的城中村,要稳妥推进集体资产改制,依法推进“村改居”,纳入城区统一管理,配套跟进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村民变市民。
相关链接
低保标准有望结束“城乡分割”
据介绍,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2013年开始山东实施了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推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范围。目前只有优抚制度、低保制度还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去年10月,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并进一步健全低保标准与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动态、适时调整低保标准”。但是,该实施意见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统一城乡低保标准,目前山东省正在研究,尽快进行统一,同时要抓好各项制度落实,推动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