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各市交通大动作:打造陆海空综合交通体系

2014-03-29 08:51:00    作者:张海峰 刘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综合交通 陆海空 滨东 交通基础设施 城际铁路
[提要]为推进交通服务一体化,今年济南将协调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推进济南与周边各市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圈内便捷快速通道。聊城市将着力推进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聊城经德州至黄骅港铁路、德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德州经聊城至郓城高速公路、东阿至东平黄河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工作。

  □刘芝杰 制图

  □ 本报记者 张海峰 刘珅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发改部门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各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期我省“圈内”交通大动作频频。

  在构建城际铁路网方面,我省将加强轨道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衔接,加快推进济南至聊城、济南至莱芜城际铁路及聊泰铁路前期工作,今年上半年编制完成济莱城际铁路规划以及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方案,并尽快报批组织实施。

  为推进交通服务一体化,今年济南将协调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推进济南与周边各市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圈内便捷快速通道。规划建设省会群经济圈客运交通枢纽,建立完善经济圈内各市之间快捷客运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济南空港、陆运优势与圈内各市交通优势,联系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陆海空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研究通过政府回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减免或降低济南预报与莱芜之间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争取济青高速济莱段、济聊馆高速济聊段提高限速。

  淄博市将加快实施青银高速扩容,济青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加强圈内各市高速、铁路、机场、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特别是建设圈内各市通往济南机场的快速交通体系,提高济南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目前G25高青至广饶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去年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审查,目前正开展环评、压覆矿产等各专项评价(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将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6月底基本建成;G20青银高速济南至青岛段扩容改造工程,目前正在编制工可报告,力争今年开工;S29滨莱高速淄博西枢纽至莱芜枢纽段扩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现正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计划将在明年开工。

  为确保2015年底建成通车,滨州市正在加紧建设济东高速。据了解,该项目在滨州境内全长82.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8.0米,估算总投资52亿元。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征地手续已报国土资源部,拆迁工作也已开始,施工便道基本贯通,场站建设全部完成,施工单位当前正在开展路基及小桥涵施工。

  在铁路方面,按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涉及铁路的内容,滨州市将重点建设黄骅至大家洼、德州至龙口至烟台等铁路,并配套建设相关支线和疏港铁路,鼓励大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专用线,加快现有铁路扩能改造,推进铁路站点和货场的建设升级,以进一步完善铁路路网结构。  德州市将加快公共交通一体化。争取尽快开通济南至临邑、禹城城际公交,加快推进济齐快速轨道交通线,筹划济南至德州城际轻轨。

  作为圈内唯一的出海口,滨州港已具备通航条件。今年滨州市将加快推进济滨东高速、德大、寿邹铁路等建设,主动做好滨州至遥墙机场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

  聊城市将着力推进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聊城经德州至黄骅港铁路、德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德州经聊城至郓城高速公路、东阿至东平黄河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工作。

  今年,泰安市将重点推进泰安至济南城际铁路、泰安至济南东部高速公路、国道104京福线界首至满庄段改建工程、泰聊铁路和陕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青兰高速泰聊段建设,积极推进实现泰安与济南公交的对接直达,力争今年核准实施聊泰铁路,编制完成济泰城际铁路规划以及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方案,加快京杭运河泰安港建设,把泰安港打造成为南联长江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莱芜的“济莱快客”目前运营成效明显。采取“公交化运营、班线化管理”的经营思路,“出城高速路、城区BRT”的乘车模式,在建设济莱协作区、推进交通同城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