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6 10:59:00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沉睡”的房屋维修资金,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
明明参加房改时交了维修资金,但等到房屋出了问题需要维修时却无法动用这笔钱。7月2日,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对房主们的这一疑惑给出了答案:截至目前,济南市仍有部分单位没有完成房改房维修资金的建账工作,导致近1亿元的维修资金处于沉睡状态,无法用于房屋维修,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
“按幢建立明细账是已售公房维修资金使用的前提条件。”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96年启动房改以来,济南市就从售房款中按比例提取了住房维修资金,但由于当时国家尚未出台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的具体政策,导致各单位提取的维修资金都存在一个维修资金专户内,没有按楼幢建立明细账。
2007年,国家建设部、财政部颁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按幢设立分账户,只有按幢建账后维修资金才能按规定使用。因为不建账,整个单位的维修资金混在一起,不知道每个楼上到底有多少钱可用,无法保证维修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合理性。因此,按幢建账成为维修资金动用的前提条件。
自2003年以来,济南市房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抓紧给已售公房维修基金进行建账。但由于已售公房涉及单位多、范围广、各单位情况复杂,加之当时房屋尚未进入维修多发期,出现问题多由各单位后勤部门负责维修,业主对维修资金使用的需求不迫切等原因,该项工作进展缓慢。进入2013年以来,针对已售公房多已进入维修高发期却“有钱不能使”的难题,济南市房管部门不断加大维修资金建账工作力度,先后为60余家单位提供了上门服务,实现了这些单位房改房维修资金全部“解冻”。
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经济南市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指导建账的单位累计达778家,其中617家单位已全部完成建账工作,161家单位的数据正在核实,逾8亿元维修资金被激活,占全市已售公房维修资金总额的90%以上。
“但由于一些单位有的已撤并、更名,有的电话号码更换,有的破产、歇业、改制等原因,导致建账工作无法完成。截至目前,全市仍有部分单位因各种原因未完成建账,涉及资金近1亿元。”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济南市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从房改信息系统中导出未建账单位的房改数据,通过与各单位在银行的维修资金本金进行对比,初步测算出各单位的维修资金相关数据,对这些单位的维修资金进行模拟建账。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只等原售房单位相关负责人核实确认后即可完成建账工作,维修资金即可“解冻”,广大房改职工就能动用维修资金维修房屋。
“像济南市纺织建筑设计院(原济南正大建筑设计院)、济南市排水服务中心等21家单位,就属于已指导建账、但正在等待核实的过程中。”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呼吁仍未建账的单位,尽快与建账办公室取得联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