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2014-09-29 09:50:00    作者:张桂霞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体育精神 第九届 王随 运动会组委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提要]运动会组委会主任、副省长王随莲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国家民委文宣司巡视员李建辉宣读国家民委贺信,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省民委主任马文艺致开幕词。届全省民族运动会,是民族团结的盛会、拼搏奋进的盛会、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它是体育精神的精彩绽放,是民族团结的绚美乐章,我们期待四年后的再相聚!

  △开幕式现场

  △体现青春与活力的民族健身操比赛

  △表演项目——济南的《少年鼓子秧歌》

  △表演项目——淄博的《蹴鞠乐舞》

  △表演项目——菏泽的《双狮醉酒》

  △表演项目——潍坊的《花毽表演》

  △表演项目——威海的《民族一家亲》

  △陀螺比赛

  △男子毽球比赛

  △珍珠球比赛

  △射弩比赛

  △男子蹴球比赛

  △武术比赛

  押加比赛 (本版摄影 房贤刚 宛志刚)

  体育精神的精彩绽放 民族团结的绚美乐章

  九月的泉城,秋高气爽,风和日丽。2014年9月20日至22日,由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山东省体育局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济南长清成功举办。运动会组委会主任、副省长王随莲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国家民委文宣司巡视员李建辉宣读国家民委贺信,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省民委主任马文艺致开幕词。

  在为期两天半的比赛中,来自全省17个市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19个代表团、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珍珠球、板鞋竞速、蹴球、陀螺、押加、武术、毽球等10个竞赛项目和13个表演项目的比赛,竞赛项目共决出一等奖52个,二等奖141个,三等奖108个,表演项目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组委会共评出优秀组织奖17个,体育道德风尚奖2个,特别贡献奖2个,开幕式优秀表演奖14个。这些成绩凝结了各族健儿不断向新高度攀登的心血和汗水,不仅展示了我省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彰显了各族健儿奋力争先、超越自我的壮志豪情!各族运动健儿在比赛中绽放体育的激情,在交流中传播民族的友情,在沟通中凝聚着民族团结的力量。

  喜庆、热烈、隆重的开幕式上的表演项目成为各民族的大联欢,呈现出各族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济南的《少年鼓子秧歌》、临沂的《琅琊舞韵》、菏泽的《双狮醉酒》、淄博的《蹴鞠乐舞》、聊城的《临清驾鼓》、德州的《跑毛驴》、威海的《民族一家亲》、枣庄的《喜到回回家》、济宁的《抖空竹》等节目,既有城市之光的舒缓轻柔,又有乡土风情的粗犷豪放,不乏精湛高超、美轮美奂的技术绝活,又有大众参与的群体性的社区表演,集群众性、趣味性及娱乐性于一体。表演者中,既有年逾花甲的长者,更有活泼可爱的少年,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充满自豪,充分展示着各族人民生活如意吉祥、幸福美满,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演出现场歌声嘹亮,彩旗飞扬,台上台下演员与观众互动,笑声、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紧张、激烈、精彩的竞技比赛项目,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无论是珍珠球、蹴球、毽球,还是押加、射弩、板鞋竞速,无不紧张激烈,精彩绝妙,令人目不暇接。在武术比赛中,选手中既有年仅8岁的“初生牛犊”,也有参加过3届民运会的“赛场高手”,涵盖回族、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除常见的刀枪剑戟、拳术表演外,选手们各显神通,分别展示了回族的群羊刀和乾坤刀戟、满族的通背拳、蒙古族的青蛙功等几十项民族武术及稀有兵器。本届民运会新增的民族健身操以其优美的音乐、欢快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无疑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好项目。各个比赛项目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因为它们来源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色浓郁,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将人文与自然融于一体,将体育运动之矫健与生活劳动之优美紧密结合,是对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演绎和艺术呈现。既体现了各族体育健儿不畏艰险、勇于登攀、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也是一次全省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更是加深民族情谊的交流活动。

  这是一次节俭的运动会。不发放赛会纪念品,压缩开、闭幕式规模,严格控制食宿费用标准,缩短比赛时间,减少比赛器械、场地的投入……坚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这是一次成功的运动会。成功来自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王随莲副省长、国家民委文宣司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成功来自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裁判员秉公执法、安保人员一丝不苟、记者们忙碌奔波、志愿者默默付出,更有承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全校之力,当好东道主,办好民族运动会”的目标和要求。

  第九届全省民族运动会,是民族团结的盛会、拼搏奋进的盛会、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它是体育精神的精彩绽放,是民族团结的绚美乐章,我们期待四年后的再相聚!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