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正式安家青岛 已完成百次下潜最高探出379℃

2015-03-17 08:16:00    作者:薄克国 高铭君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热液喷口 安家 低温热液
[提要]于洪军介绍,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即将在青岛即墨竣工并投入使用。以后“蛟龙”号不必再从江阴出发,可以搭乘母船一同从青岛出发。

  海底正在喷发的低温热液口。(资料片)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高铭君

  “‘蛟龙’号正搭乘母船返回青岛,预计明天抵达,并正式安家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3月16日下午,在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新闻发布会上,航次现场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透露,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在完成第二、第三航段后,将于3月17日抵达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并在此“安家”。

  据介绍,2014年11月25日至2015年2月24日,历时4个月,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开展下潜任务,共成功下潜13次,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这是‘蛟龙’号首次到地形和环境复杂的海底热液区作业,特别是高温热液喷口的温度高达300多摄氏度。”潜航员唐嘉陵坦言,此次勘探任务的地形复杂之程度超出了之前的任何一次任务。除了复杂的地形,海底剧烈的环境变化也为作业增添了困难和挑战。潜航员傅文韬说:“以前海底底流的影响曾遇到过,也有心理准备,这次没有想到会这么厉害。在陆上的时候,我们经常感觉到风的影响,在海底,底流就像风一样,会吹动潜水器跑。有一次,我驾驶潜水器往北走,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直线向北的,但是那一次跑出来的路线,却是向东北45度倾斜的轨迹,这就说明海底侧向流的影响跟我往北的动力是一样的,你可以想象那个力量有多大。”

  由于海底热液区作业的对象是面对一个个热液喷口,潜航员的心理压力也比以往大许多。傅文韬介绍:“热液喷口,通俗的讲就像一个小的火山口,一般都在山顶或者半山腰,活动的热液喷口会喷出浓浓的‘黑烟’。要到那个地方进行作业,如果不小心钻到‘黑烟’里,就会很危险。”

  据介绍,“蛟龙”号下潜作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测量热液喷口的温度数据,“需要把探针伸到喷口里面,还要获取温度最高的地方的样品,必须对准那个地方以后,一动不动保持3分钟,这种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挑战。”傅文韬说。最终,“蛟龙”号探测出了379℃的最高温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这个数据,外国人也曾多次探测,却没有获得。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自2009年进行首次下潜试验,加上此次两个航段的13次下潜,恰好完成了100次下潜。中国大洋35航次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向阳表示:“如果跟国际上的下潜情况相比,100个潜次仅仅只是个开始。”李向阳透露,目前世界上下潜最多的是美国的载人潜水器,一年下潜150次到200次,属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日本和法国的载人潜水器,一年下潜50—100次左右;第三梯队是俄罗斯的载人潜水器,平均每年下潜次数在50次以下。

  于洪军介绍,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即将在青岛即墨竣工并投入使用。作为“蛟龙号”的母港,基地码头泊位可同时靠泊两艘6000吨级的海洋科考船;引堤长393米、宽17米,采用内沉箱外防波堤结构建设,具有超强抗风浪性能,确保“蛟龙号”母船安全靠泊。以后“蛟龙”号不必再从江阴出发,可以搭乘母船一同从青岛出发。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