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3 08:43:00 来源:济南时报 我要评论
4月2日,寂静的闵子骞墓。5日,韩国闵氏后人将到此祭拜祖先。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4月2日,闵子骞的后人把闵氏祠堂整理一新,准备迎接5日前来祭祖的韩国闵氏后人。
北宋时期,闵子骞后人闵称道以使臣身份渡海,定居在朝鲜半岛骊兴,在那片土地上生了根。今年4月4日,韩国闵氏后人代表一行40多人将踏上寻根之旅,来济南百花公园附近的闵子骞墓祭拜先祖,这将是韩国闵氏首次清明在华祭祖。
缘起 一个守墓人的电话
2013年冬,闵子骞76代孙闵伟接到一个意外的来电,给他打电话的是闵子骞墓的守墓人。对方说,墓地来了一个人,想祭扫闵氏先祖。守墓人在电话里催促闵伟“最好过来一趟”。“去闵子骞墓祭扫的人挺多,虽说选在冬天不多,但也算不上稀奇。挂上电话,我却感觉怪怪的,赶紧截了辆出租车往闵子骞墓赶。到了那儿,我见到了闵东浩先生。”闵伟告诉记者。
闵东浩是一位韩国人。2013年,他专程来到济南的闵子骞墓,寻找在中国的闵姓后人。他告诉闵伟:在韩国,闵姓人口已达20万左右;他们成立了一个韩国闵氏宗亲会;宗亲会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设有1名会长和10名副会长;他们编纂了7本闵氏家谱,韩国的闵姓人均被记录在册。
闵东浩还告诉闵伟,纵使家族被分开了千余年,但韩国的闵姓人没有忘掉自己的根,听说济南保留了闵子骞墓,很多韩国的闵姓人都想到先祖的墓地亲眼看看。
经由闵东浩从中协调,中韩两国的闵氏宗亲终于有了联系,韩国闵氏清明来华祭祖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表。初见 一家人的“两家话”
2014年5月1日,闵东浩再次来到济南,与他同行的还有几名韩国闵姓后人,中韩两国闵姓后人代表有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一次见面,闵伟的感觉非常复杂,“都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我们的国籍已经不同,说着不同的语言,离了翻译不能交流,心里憋了好多话也说不出来。但是,看到他们,同样宽宽的脸盘儿,我心里就涌上来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我们的血脉相通,是同宗同族的亲人。”
一千余年过往,风俗已有许多不同,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因此,两边的闵姓人在对话时都格外体谅。
闵伟告诉记者,照国内的习俗,闵姓家族在清明祭扫,韩国的闵姓后人对祭拜日子则少些讲究,他们主要考虑的是两边的公休假,本来打算在五一、十一小长假来祭拜,不过,出于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双方还是决定遵循祖制,将韩国闵氏后人来济祭祖的时间定在2015年清明节。
共性遵循着同一套家训
差异固然存在,但对于中韩闵姓后人来说,两者间更多的却是出人意料的共同点。闵伟介绍,闵氏宗亲流传一句话:“一笔写不出两个闵字”,意思是说,不同于许多人口众多的大姓,闵姓人不分地域,只要姓闵,便只有一个祖先——闵子骞,闵姓家族遵守的都是闵氏家训。
“闵氏家训重孝重情,其中有一条叫做‘两个闵姓人吃饭不花钱’,什么意思?我姓闵,你也姓闵,两个人本来不认识,你来我这,咱们认识了,那你食宿都不用操心,我来请你就好,因为咱们都是一家人。韩国的闵姓人第一次来济南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两边一说,原来韩国闵氏也遵循这条。”闵伟说。
据介绍,今年4月4日,韩国闵氏后人一行40余人将乘飞机抵达济南,为了感谢去年中国家族成员的招待,他们将宴请中国闵氏代表。5日,中韩闵氏后人将在闵子骞墓共同祭拜先祖,晚些时候,中国闵氏代表将设宴回请韩国来访者。
闵伟告诉记者,闵氏家训还有一条规
原标题:韩国闵氏首次清明来济南祭祖 将齐拜先祖闵子骞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