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三天19万人祭扫烈士墓

2015-04-07 08:03:00    作者:张慧   来源:琅琊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墓 陈明 志愿服务 刘娜
[提要]清明节当天,不少市民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用送鲜花、花圈的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之情。临行前,陈明侄儿陈振山再次表示,“感谢山东人民对陈明、辛锐烈士的崇高敬意与宣传,这是作为烈士后人的我们最欣慰的。

  清明节当天,不少市民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用送鲜花、花圈的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之情。 摄影 记者张斌 范彩霞

  琅琊新闻网4月6日讯(记者张慧 通讯员窦宝国 李冰)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5日清明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也迎来清明扫墓的高峰期。记者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获悉,从4日到6日三天,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共接待19万人前来谒陵,仅清明节当天就有9万人。

  5日一大早,就有大批市民陆续赶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虽然全市没有组织统一的悼念活动,但这丝毫不影响市民祭奠英烈的热情。许多市民都是全家一起来扫墓,老中青三代共同寄托对无数英烈的哀思。市民刘娜在清明节当天与丈夫一起,趁着假期带父母以及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来到烈士陵园扫墓。她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为烈士扫墓对孩子来说更有教育意义。“对于这些对革命没有任何概念的孩子,来烈士陵园扫墓可以让孩子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比外出郊游更有意义。”刘娜表示。

  清明节期间,还有许多学校组织小学生前来谒陵。这些“00后”的孩子们,虽然对烈士陵园里面无数烈士的名字还很陌生,但他们依然乖巧安静地排着队走过每一块墓碑,稚嫩的脸上露出难得的庄重严肃。颈上系着的红领巾,随着春风飘扬,像是在向这些革命先驱致敬。

  为让市民有秩序地谒陵,缅怀革命先烈,今年参加清明节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付出了很多努力。据统计,4日至6日三天,共有170余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主动放弃自己的假期休息时间,顶着风雨维护着烈士陵园的秩序与环境。志愿者蒋宗法表示,能够有机会为烈士陵园提供志愿服务是他的骄傲,牺牲这次假期时间非常值得。

  相关新闻

  陈明、辛锐亲人清明临沂祭怀

  琅琊新闻网4月6日讯(记者张慧 通讯员于新江 李冰) “伯父、伯母,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临沂,衷心希望您二老的英灵跟随我们回到龙岩故乡的土地上,落叶归根……”清明节前夕,陈明、辛锐烈士的侄儿陈振山父子与侄女陈露娟夫妇分别从龙岩和北京两地风尘仆仆赶赴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英烈,祭怀亲人。

  站在陈明、辛锐烈士墓前,陈振山一行四人,热泪盈眶,难掩哀思。祭文中,陈明侄女陈露娟回顾了陈明、辛锐夫妇为抗日救国,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献出生命的光辉一生,表达对伯父、伯母的深情思念。

  祭扫完毕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们参观瞻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群,充分赞扬了陵园的烈士褒扬工作,为临沂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英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临行前,陈明侄儿陈振山再次表示,“感谢山东人民对陈明、辛锐烈士的崇高敬意与宣传,这是作为烈士后人的我们最欣慰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