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持续低迷 烟台养殖户卖一头猪要赔两三百元

2015-04-10 08:12:00    作者:王永军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养殖户 生猪市场 生猪养殖 黄色预警
[提要]此次调查的养殖户存栏总量5362头,2014年猪粮比价5.38:1,低于国家确定的6:1盈亏平衡点,进入“黄色预警区域”。烟台生猪养殖存出栏量2013年大幅增长,2014年至今增势依然不减,市场供给充足,成为影响价格反弹的主要因素。

  养殖户卖一头猪要赔两三百元

  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有些养殖场压缩养殖数量

  本报4月7日讯(记者 王永军 实习生 艾婷玉) 近两年,便宜的猪肉价格让不少市民尝到甜头。但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却让养殖户丧失了信心。“卖头猪要赔两三百元,不准备再养猪了。”7日,一位有着20年养猪历史的养殖场老板说。

  “已经连续十多个月持续是亏损状态。”在莱山街道朱塂堡,烟台市爱佳达种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经理王达辉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养猪一直是亏损状态,让他这个养了20多年猪的老人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

  王达辉说,过去几年,一年中有的月份亏损,有的月份盈利,有的月份持平,基本上3个月内的连续亏损是可以接受的。按照国家确定的猪粮比价6:1盈亏平衡点来算,现在玉米价格是1.2元左右,生猪出栏价格要达到7.2元左右,才能保证不赔钱,而现在的生猪出栏价才6.4元左右,每出栏一头猪都要赔钱。“现在卖一头猪,基本上要赔上两三百元。”

  “现在养殖场有3100多头猪。”王达辉说,养殖场最高峰的时候养殖了5000多头猪,现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数量,还能少赔点钱。

  王达辉说,他所经营的养殖场规模比较大,现在雇了10个工人,管吃管住,每人每月的工资需要2300元左右。现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前两年,在用工的投入上还能少一些,现在则是越来越贵。

  作为生猪的饲料,玉米的价格去年一直稳中有升,最高的时候近1.4元一斤,仅这一项,成本就要增加不少。还有生猪的防疫以及厂房的折旧、银行的贷款利息等,这些因素让养殖场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已经不打算再养猪了。”王达辉说,现在正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把养殖厂关掉。根据他和同行的交流,现在不少养殖场都在压缩养殖数量,有些小的养殖户已经转行。

  记者调查 

  市场供应充足 价格难反弹

  去年以来,烟台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加之养殖成本上升,导致养殖户出现亏损状况。据烟台市物价局对10个中等规模养殖户调查显示,去年生猪养殖平均利润仅0.044元/公斤,临近亏损。今年前2个月,平均每公斤亏损0.206元。

  此次调查的养殖户存栏总量5362头,2014年猪粮比价5.38:1,低于国家确定的6:1盈亏平衡点,进入“黄色预警区域”。今年1-2月,平均每公斤亏损0.206元,猪粮比价降至5.33:1。

  烟台生猪养殖存出栏量2013年大幅增长,2014年至今增势依然不减,市场供给充足,成为影响价格反弹的主要因素。

  受上一轮价格上升行情拉动,近年来养猪户蜂拥入市,虽然2014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但由于尚未深度亏损,大部分养殖户仍在苦苦坚持,因此2013年以来生猪市场供应量充足有余的状况未改变。

  另外,饲料费用不断增加,使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上升。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价格稳中有升,去年夏季最高达到每公斤2.7元。除此之外,医疗防疫费、劳动日工价、工具材料费等都有较大增幅。

  预计下半年 生猪市场走出低谷

  受农历“闰月”影响,今年春节时间比往年拖后20天左右,加之气温比往年偏高,降雪偏少,对猪肉的运输、贮存等方面造成很大不利影响。猪肉虽迎来春节销售旺季,但大量冷鲜肉零售业户的储存能力有限,只能快进快出,有时甚至出现降价甩卖的情况,也助推了猪肉价格的不景气。

  此外,随着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春节餐桌也越发“高大上”起来。调查发现,节日市场上牛肉、羊肉、禽肉等肉类更加走俏,蔬菜瓜果备受青睐,海产品销售量逐年增加,而猪肉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打肉食,在节日餐桌上反而占比下降,“主角”地位不复存在,也影响了生猪价格在春节期间的回升。

  春节过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受此影响,生猪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预计今年二季度生猪价格将在成本线下低位运行。

  养猪户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过了春节“黄金期”,无法继续承受长时间的亏损,预计会开始淘汰母猪,减少存栏量。生猪的生长周期约为6个月,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缓慢上涨行情。 

  本报记者 王永军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