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3 09:17: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论坛会议现场
大众网济南6月2日讯(记者 韦辉 通讯员 徐秀红)为落实耕地“减肥”计划,提升耕地质量,结合肥料高效创新和农业安全的要求,5月28—29日,“第八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国内外缓控释肥的企业代表、贸易商以及大型种植户共200余人出席了论坛。
本次论坛旨在以缓控释肥的应用与推广为核心,围绕“减肥提质、生态高效”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结合当前的政策导向、农业科技成果,分析当前国内外政策利好形势,探寻缓控释肥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有效途径,以达到减少肥料施用量的目的。
会上,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剑秋博士作了《缓控释肥高校应用技术探讨》报告,认为中国的缓控释肥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始走入成熟阶段。未来中国缓控释肥发展不缺技术、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使缓控释肥的产品和技术如何得以在农业生产上得以高效使用,让农民真正受益。在国家倡导科学施肥的大背景下,缓控释肥等新型高效肥的施用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但指导农民如何高效应用是实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达到减肥目的的关键。
随着“两减”政策在农资行业内的不断升级,一些新型肥料企业率先抢抓机遇、积极尝试推广模式,努力引领耕地“减肥”运动。据悉,作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金正大从2004年起,十一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广缓控释肥的推广,在农户中普及种肥同播技术。目前,金正大与全国农技中心连续8年合作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踏步地实现缓控释肥“三步走”推广。在技术上,实现从推广成熟的玉米种肥同播,向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拓展推广;在产品上,从缓释肥向硝基控释肥、硝基双效肥、套餐肥等产品升级;在服务上,依托“农化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构筑完善服务和技术应用体系。据统计,截至2014年,缓控释肥示范推广扩大到25个省,60多个市县的31种作物,试验示范点92个,已累计推广缓控释肥施用面积6000万亩,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区域的农作物,已基本实现了缓控释肥在所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上的示范应用,为农民新增经济效益约150亿元。未来,金正大还要继续开展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受益农民最多的“种肥同播万里行活动”,计划投入、调动4万台种肥同播机,发动机播手、培训50000名,缓控释肥推广750 万亩,将“种肥同播”打造成服务三农的“农业服务”品牌。
此次论坛立足于政策解读和行业分析,从技术创新、产品革新、服务升级、设施配套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缓控释肥产业健康发展的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分享,与会代表认为随着政府、科研院所、大学高校、生产、农资企业“产学研推用”的全方位合作,将有望实现农业“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有力落实2020肥料“零增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