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破获33起涉人员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 刑拘20人

2015-06-04 08:42:00    作者: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交通肇事逃逸案 破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提要]从市交警支队获悉,截至5月底,全市发生的33起涉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全部破获。在行政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从市交警支队获悉,截至5月底,全市发生的33起涉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全部破获。交警部门从逃逸的原因、危害方面等作了详细分析,提醒驾驶人注意,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切记不能逃逸。

  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个月,全市33起涉人员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全部侦破,侦破率100%。刑事拘留20人,取保候审16人,实现了一季度全市交通肇事“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

  肇事逃逸“6宗罪”

  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受害人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个别案件不能及时侦破,会产生示范与传播效应。

  是对自身行为的不负责任,是对自己家属或单位的不敢担当。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本质上是对法律的漠视。

  相关链接

  逃逸不逃逸后果大不同

  据了解,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

  在行政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关于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15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原标题:济南破获33起涉人员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 侦破率100%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