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9 08:03:00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抗战胜利后,刘龙云记叙的日军在村子里“扫荡”的日记。
刘龙云
刘雪姿
至今,88岁的刘雪姿还会梦到自己被日本兵追赶的情形,尽管从未见过真正的“日本鬼子”。
刘雪姿是潍坊市东耿安村村民,当年的“扫荡”给刘雪姿内心留下了永久性的“烙印”。这样的事情,每一个经历过那段特殊时期的人,恐怕都不会陌生。
文/片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寇润涛
心理阴影
梦中,11岁的刘雪姿听到村里到处喊“来鬼子了,快跑啊!”她就跟着母亲往外面的野地里跑,跑着跑着,手里拿的探路的棍子不见了,眼前的路也越来越崎岖,最终无路可逃,后面的脚步和喊叫声却越来越近,“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下惊醒了。”
这个梦源于1938年春的一次真实经历。在那个“白天暖和,晚上冻得慌”的日子,有一天,村里的破锣忽然响起,“鬼子要来扫荡了”的传言四起,全村人手忙脚乱地跑,最终到了几里外的一个叫做“黄山子”的大沟,躲了起来。
那时,潍坊地区刚刚沦陷不久,村民中真正见过日本人的其实没几个,但如同中国当时无数个村子一样,近代以来的战乱,早就让人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来的是兵是匪,就是一个字:跑。
这并非没有依据:日本入侵期间,当地一些村子怀有侥幸心理或因身体原因跑不动的老人,被杀害的消息并不鲜见。
慌乱无法给几个人准备充足衣物的时间。春寒料峭,早晚温差很大,所幸,刘雪姿的一个本家堂哥临出门前从炕上拽了一条被子。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全家老小十几口人围坐在一起,用仅有的这条被子勉强盖住每个人的脚,即便如此,大家依然都被冻得哆哆嗦嗦。
那里原本是一大片坟茔子,刘雪姿记得,饥饿加上严寒,晚上很是难过。半夜时分,她忽然看到茔子里不知从什么地方飘出点点萤火,这让年幼的她惊恐不已,一度怀疑是“皮胡子”要来抓自己了。
现在,刘雪姿已经可以心情放松地认定那就是“磷火”了,可当时的她,不止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过“皮胡子抓小孩”的可怕故事,并被告知晚上不要出门乱跑,不然会被“皮胡子”抓走。
“皮胡子”是什么?刘雪姿不知道,在她的记忆里,早已种下一个可怕的意象:黑,模糊,吓人。
当然,那晚黄山子大沟里的“皮胡子”很快就消失不见,这才让刘雪姿稍稍安了心,慢慢睡去,但自此却留下了噩梦的种子。
最近一次梦见“鬼子来”,是去年的某个清晨,被吓醒的刘雪姿忙不迭地把这个梦讲给自己所在的老年院的另一些老人听,“他们都说,不就做个梦吗?”
但随着年岁增长,刘雪姿梦到年轻时的这段经历的频率越来越高。
当时,这个家境贫寒的孩子,还曾因为给弟弟看病还账,到镇上一个医生家里做了半年工,后来遇到兵变,才悄悄跑了回来。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了她梦的一部分。
刘雪姿将出现这样的梦归因于“老了”,老年人回忆年轻时的事情,这再正常不过,“也没什么特别的吧。”
抓鸡带来的威慑
1938年春天的那次经历,并不是刘雪姿第一次经历日本人的“扫荡”,在她印象里,最早一次“扫荡”是在当年的大年三十晚,查历书可知,那天是1月30日。
“七七事变”后,这个位于鲁中地区的小村子,很快感受到战争的气氛。史载,1938年1月3日,国民党山东地八区专员兼游击司令厉文礼率部撤离潍县,7天后,凛冽寒风中,日本人开进了潍县县城。20天后,距离潍县县城30里开外的东耿安村附近,便出现了日军的据点。
在刘雪姿堂弟刘龙云的印象里,最近的炮楼,是在本村东北方向4里外的大柳树镇,东耿安人感受到的日军的直接威胁,就来自这里。
严格来说,东耿安人第一次遇到的这次威胁,算不上“扫荡”,至多算是骚扰,因为当天并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人。刘雪姿记得,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村东边一个站岗的忽然到村里传话说,日本人要来抓鸡了。
这个日子老人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因为对于以前的小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过年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了,“就是过年的头一天,腊月三十。”
随后,村子里的鸡开始“咯咯”乱叫。刘雪姿后来才知道,当天日本人没有来,甚至伪军也没来,前来抓鸡的只是大柳树的几个普通的老百姓,“说是过年了,要给当兵的送几只鸡吃。”
东耿安村人显然没有太多选择,一旦不配合惹恼了那些日本人,村子里损失的可就不是几只鸡那么简单的事了,情愿献上几只鸡,也不愿惹来日本人来杀人放火。
那次抓了村里多少鸡,刘雪姿已经记不清楚。她只知道,经过一个“鸡飞狗跳”的下午,自家一个下了几年蛋的老母鸡以及一只会打鸣的小公鸡,都被强行带走了。离开村子时,那些人背上一捆捆不断挣扎的鸡,留在了她的印象里。
本该充满喜庆气氛的一个大年三十,就这样被搅和了。东耿安村人感受到的威胁,并没有随着抓鸡人的离去而有丝毫减弱,当晚,匆匆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小孩子则无一例外地睡在土炕前的屋地上。
“就怕从窗户里打进来子弹。”5月14日,在跟我们交谈时,老人用食指和拇指围了个小圈圈,意思是子弹就这么点。
为了这个小小的“点”,东耿安人一夜未眠。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