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09:16:00 来源:营口日报 我要评论
山东“三无”船舶拆解现场大型船舶拆解中。
山东“三无”船舶拆解现场地龙网切割中。
山东“三无”船舶拆解现场
本报记者钊风荣报道
7月21日,26艘海洋涉渔“三无船舶”在山东省荣成市鑫发渔港码头集中拆解销毁。往年的7月份,山东海域处于休渔期,本不该繁忙的石岛港(山东第一大渔港)却很忙碌,迎来山东省史上最严厉的、规模最大的“三无船舶”拆解行动。
据了解,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和未履行审批手续,非法建造、改装的船舶。涉海作业严重影响渔业生产秩序,破坏海洋渔业生态资源。
在拆解现场记者看到,大型“三无”船舶有专门的机器设备进行拆解,停靠在岸上的26艘三无船舶将逐一被彻底拆除,场面令人震憾;躺在地上的地龙网又被称为绝户网,通过工作人员手中的切割工具进行切割。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无”渔船质量很差,船员通常素质不高,出海危险性大,而且随意捕捞,对产卵的鱼都不放过;尤其地龙网甚至连幼鱼都打尽,给海洋资源造成极大的威胁。
拆解行动启动后,山东省在石岛召开了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拆解工作专题现场会。
会议上,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出席并强调,山东继续高度重视涉渔“三无”船舶整治工作,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强化执法检查力度,立足长远,建立渔船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渔船控制的政策措施。要出台“海上粮仓”战略实施和国家燃油补贴政策调整意见,推进渔船报废、减船转产和渔民转业工程,增辟新的渔民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和资源衰退的矛盾。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就近期山东省涉外渔业综合管理工作的情况和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做了详实介绍。
今年山东在沿海开展了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网具整治行动,各地海洋渔业、公安边防、海警、海事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加强海陆执法巡查。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开展执法行动227次,检查港口码头220个次,检查审验渔船8686艘次,查获(处)违法违规渔船(筏式泡沫捕捞工具等)86艘,排查涉渔脱审及“三无”船舶1659艘,收缴涉渔“三无”船舶45艘,查扣违法违规涉渔船舶71艘,清理取缔各类禁用渔具15689套(张/个)。通过开展海洋涉渔三无船舶整治行动,有效打击了涉渔“三无”船舶,遏制住其蔓延势头,对稳定伏季休渔秩序、保护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