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17:03: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牡丹区黄堽镇孔庄村正在建设中的大棚
建好的大棚内已经开始了种植
大众网菏泽5月5日讯(记者 郭豪见习记者 孔祥申)“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通过资产受益分配,打造精准扶贫基地。”4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菏泽行采访团到牡丹区黄堽镇孔庄蔬菜大棚扶贫基地采访,记者们了解到,黄堽镇为全镇30个贫困村建设60个大棚,大棚收益用于贫困户精准脱贫,开创了扶贫新模式。
牡丹区黄堽镇拥有30个省、市级贫困村,根据贫困村的分布情况、土壤性质以及区位等因素,在新临商路东1公里处、孔庄行政村村东处,高标准建设打造黄堽镇扶贫基地。该基地共流转土地188.4亩,其中有8户贫困户土地21亩,每亩土地流转租金是每年1300斤小麦。
“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确保每村、每户都有扶贫项目带动。”黄堽镇人大主任张银生说,黄堽镇明确“精准扶贫、集体收入、高效农业、采摘旅游、农村养老”五位一体的工作目标,为全镇30个省、市级贫困村建设蔬菜大棚60个,每村两个大棚,每个大棚以15000元/年的价格向外承包,承包收益由贫困村阳光管理,用于带动贫困户脱贫。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黄堽镇采取“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通过“两户能人带一户贫困户”或“三户能人带两户贫困户”,形成富户带穷户、强户带弱户的帮扶小组,解决贫困户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等难题。为强化大棚种植技术和质量管理,黄堽镇积极与龙头企业山东尚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该公司是菏泽首家挂牌上市的农业企业,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的栽培、采摘、技术服务、销售等业务。
张银生向采访团算了一笔账,黄堽镇扶贫基地的60个大棚以15000元/个的价格向外承包,每年可获得承包收益90万元,扣除土地租金30万元,可共得到纯收益60万元,这部分收益用于30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同时,该基地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20人,贫困人口工资收益可达到10000元/年。
此外,黄堽镇将在扶贫基地建设60间养老房,可以为在这里就业的贫困户提供照顾老人的房间,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