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绵城市建设七成以上项目开工 地下水补给有了数值模型

2016-05-19 09:49:00    作者:鲁婧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数值模型 地下水补给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质自动监测
[提要]18日下午,中外专家就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专题对接会商,提炼海绵城市建设成熟做法,共助泉城“地下水银行”建设。其中,历阳湖促渗保泉、千佛山南路11号院、千佛山公园、二环南路等样板工程已基本建成,并发挥“海绵”效果,部分水质自动监测平台也已投入运行。

  18日下午,中外专家就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专题对接会商,提炼海绵城市建设成熟做法,共助泉城“地下水银行”建设。目前,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七成以上。其中,地下水补给水力模型研究课题已完成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值模型的初步建立。

  5月16日至19日,第十一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海绵城市建设”组论坛在济召开。30余名中外知名院士专家及部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省17地市海绵城市建设成员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专家组还将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提出递交国务院的长短期建议。

  据介绍,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济南市围绕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目标,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其中,历阳湖促渗保泉、千佛山南路11号院、千佛山公园、二环南路等样板工程已基本建成,并发挥“海绵”效果,部分水质自动监测平台也已投入运行。

  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将完成雨水人工促渗及渗漏带工程补源条件下模型优化,年底前将完成模型调参工作,明年4月可提交初步成果。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