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总投资超30亿 威海引进民间资本补短板显成效

2016-09-21 22:36:00    作者:闫振虎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安装架设 民间资本 地下空间 短板
[提要]大众网威海9月21日讯如果城市管线出现故障,不用开挖路面,人员能钻进地下沟维修,宽大的管廊内,人和车辆能随意进出安装和检修……这种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威海让人耳目一新。

  大众网威海9月21日讯如果城市管线出现故障,不用开挖路面,人员能钻进地下沟维修,宽大的管廊内,人和车辆能随意进出安装和检修……这种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威海让人耳目一新。

  和“马路拉链”说再见,威海花在“地下” 31.59亿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最头疼的事莫过于“马路拉链”。路面被挖开、交通拥堵、泥沙遍地……在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人们将与“马路拉链”彻底说“再见”。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问题,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威海市地下综合管廊三年试点项目建设期为2016—2017年,2018年开始运营,试点项目共11个路段、34.33公里,总投资31.59亿元,入廊管线包括电力、给水、污水、雨水、通讯、热力、燃气、再生水等8类,全部由PPP项目公司负责实施。目前,威海市2016年实施项目初步设计已全部批复,管廊开工建设16公里,开工率接近一半。

  据东部滨海新城股份有限公司廊道分公司杨胜宽经理介绍,东部滨海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宽9.8 米,高3.8 米,是威海市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地下管廊几个人并排走在管廊里也非常宽敞,通道两侧的墙壁上 用来安装架设、通讯、供热、电力和燃气等管线。相关人员介绍说,这种管廊有两大好处,一个是避免道路重复开挖,降低路面翻修和工程费用,降低“拉链马路”的影响。二是使地下变得更加有序,延长各类管线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损耗。

  20亿民间资本参与,高效快速推进建设

  由于地下管廊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政府资金投入紧张的情况下,威海市开始尝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提高管廊的建设速度。

  今明两年,威海要建设11个地下综合管廊, 总长34公里。根据测算,每公里的造价约为8000万元,仅滨海新城管廊项目投资超过31亿元。如此大的投资,仅靠财政显然心有余力不足。2016-2018三年试点期间,每年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若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达到一定比例、绩效评价结果好,还可获得补助金额20%即1.8亿元奖励,共计10.8亿元。2016年初,《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里程、有偿使用制度、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问题,为威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威海市试水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政府占股46.9%,社会资本占比53.1%。通过PPP模式,威海地下管廊项目已经引入社会资本20亿元。有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管廊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东部滨海新城金鸡路综合管廊200米示范段已安装好,共计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超过2公里。(记者 闫振虎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