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30 16:36:00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 我要评论
“有村民在河床下挖到一根巨大的树木,林业和公安部门已派人前往察看和保护。”28日,抚州市宜黄县诸多居民赶往该县二都乡白槎村境内的黄水河畔,记者接反映后也赶往,一睹巨型古木的“芳容”。
神秘的巨型古木
巨木重6吨!
记者看到,该古木只有一根粗壮的树干和主干顶部的枝丫。主干和枝丫已被锯成两段。尽管一分为二,但古木的体量仍令人吃惊。一名常搬运木材的当地村民估算后介绍,该株木头估计重6吨左右。
据白槎村支书熊先生介绍,该木头是24日左右被当地村民发现的。当地时值雨季,宜水河水湍急,河床泥沙俱下,有村民在河边看到一段木头露出一部分,随后有村民挖掘一探究竟。到木头全部重现天日,村民才知是一株巨型古木。
28日上午,当村民准备运走古木时,有人向村委会反映此事,村委会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林业、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随即赶到现场。据当地派出所李教导员介绍,有关部门认为该株树木系疑似保护植物,于是要求暂时将其保护起来,待有关专家来鉴定。
是不是乌木?
现场一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从其整体、表皮及树的纹理判断,这可能是一株当地常见的“给树”(音)。
据分析,此树原生长于宜水河畔,生长几百年后因故倒入水中,埋藏于缺氧的河床中,直至被发现,从而使树木经过漫长的岁月仍保存良好,木材不仅没腐烂,而且质地坚硬。
“这株古木会不会是乌木?”面对一名群众的疑问,该中年男子表示反对。据介绍,乌木应该通体油亮,而且质地极硬,难以锯开。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质地看,该木与乌木相比都大相径庭。
我省有关专家将前往考证
据宜黄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经该局技术人员实地勘察,该木确为有一定年头的古木,长约8米、直径1.2米左右。他们已向市里有关部门报告,省里有关专家将于30日左右前来考证鉴定。
这株古木树名是什么,树龄有多少,在河床里掩埋了多少年,有过什么样的历史,究竟有没有保护价值或实用价值?宜黄县林业局负责人称,这一切都有待有关专家考证后才能得到确认。
■尹俊、信息日报记者周文平 文/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