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遭遇“玩伴荒”你家娃有同龄小伙伴吗?

2015-06-02 13:37:00    作者:   来源:德州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玩伴 家长 小伙伴 00后 打枣
[提要]马女士表示,她平时会把孩子送到母亲所在的家属院,因为左邻右舍都比较熟悉,所以会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耍。”于莉提醒道,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表扬鼓励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指导他们和伙伴友好相处,这些都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

  “00后”是幸福的一代,他们获得了父母所有的爱与关心;“00后”也是孤单的一代,玩具陪伴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他们少有与伙伴交流、分享、游戏的机会——“伙伴危机”确实正“逼近”越来越多的孩子,“00后”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独二代”。您的孩子有同龄的玩伴吗?孩子从学校回到家会感到孤独吗?您经常陪伴孩子吗?本报针对“00后”玩伴这个话题进行了微调查,截止到5月31日下午6点,共有163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55%的孩子见到陌生的孩子不理不睬,47%的玩伴是同学。

  经典案例放学回家玩伴少很失落

  家住天衢路中国银行附近某小区的浩浩,今年6岁,在小区附近的幼儿园上学前班。浩浩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在班里也是个调皮的“活跃分子”。浩浩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和很多不想去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是,浩浩最讨厌的就是幼儿园放学回家,因为放学后家里没有伙伴,小区内相互来往的也不多,玩伴很少,仅有几个小伙伴和他一起玩。

  王女士表示,每天下午5点多孩子放学回家、吃过饭后的这段时间,最让他们夫妻俩头疼。“孩子说想找小朋友一起玩,有几次,我陪他下楼在小区转了好几圈,基本上遇到的都是一两岁的小宝宝,一个和他同龄的小朋友也没看见。”王女士说,浩浩因此很失落,甚至问:“是不是小区里的孩子都不喜欢我,所以不出来玩。”

  看到孩子闷在家里只能玩自己的玩具,王女士很是无奈,她所居住的小区不属于封闭式管理,门口是一家饭馆,人员出入很多,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道路被挤得很窄,且不时有车辆驶过。“小区环境很杂,这可能是很多家长不同意孩子出来玩的原因吧。”王女士说。

  数据显示“00后”玩伴近五成是同学

  在本报进行的微调查中,记者发现,42%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伙伴数量有一到两个,有五个以上玩伴的仅占10%,同学关系占比为47%。

  张先生今年33岁,谈起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分。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在武城农村长大,小时候有十几个小伙伴。“记得那时,在村里喊上一嗓子,周围小伙伴就都跑出来了。一到夏天,大家一起去逮知了,秋天就一起去打枣。不分年龄大小,一群小伙伴可以从早上玩到天黑,村里随处都可找到同伴的身影。”张先生有一个7岁的孩子,如今却遇到了“玩伴少”的难题。

  因为工作原因,张先生结婚后在德城区定居,并购买了商品房。平时自己和邻居也说不上几句话,小朋友一块出来玩就更不现实了。张先生表示,孩子玩伴少一方面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再一个就是居住环境造成的。

  “我住的小区一层两户,邻居交往也不是很多,等电梯时偶尔碰到会礼貌地打个招呼。”张先生说,自己小时候在农村,遇到邻居家的小朋友都会热情地喊过来一起玩,现在自己的孩子在楼道里遇到陌生小朋友一般都会不理不睬,他的小伙伴一般都是自己班里的同学。

  家长忧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安全问题

  34岁的马女士是某事业单位的员工,下班后的时间比较充裕。每周一到周五,她晚上都会陪孩子在家看书。“孩子之前说过想晚上出去玩,可是我们小区太大了,晚上路灯不太亮,车多人多也不安全,就没同意过。”马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天听说某小区有个小孩子,晚上出去玩的时候被院儿里的电动车撞了,伤得还不轻。知道这个消息后对于孩子出门玩耍的事情马女士更谨慎了。

  马女士表示,她平时会把孩子送到母亲所在的家属院,因为左邻右舍都比较熟悉,所以会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耍。周末的时候便会约上三四个朋友,都带上孩子去公园玩。平时女儿中午在“小餐桌”和小伙伴们一起午休,每到假期,如果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或者夏令营都会鼓励女儿参加。

  “并不是不愿意让孩子出来玩,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马女士解释道。

  孩子心声妈妈不能代替朋友,更喜欢和小伙伴玩

  本次微调查显示,56%的家长表示,自己就是孩子的玩伴。5月31日下午,记者对德州晚报小记者学校的10名小学生进行抽查采访,得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其中8名小学生认为,自己更喜欢和小朋友玩。

  “妈妈不能代替我的朋友,我更喜欢和小伙伴玩。”10岁的小哲道出了心里话。小哲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妈妈就一直陪在他身边,周末经常带他出去玩。很多小朋友都羡慕他有一个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好妈妈,但他却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可风筝还没放起来妈妈就累了,她只能坐在一旁休息,没过一会儿我们就走了。我更希望有好朋友跟我一起在操场上边跑边放,那样会更好玩。”小哲说道。

  今年上三年级的彤彤告诉记者,她经常会邀请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上个星期六,我还和好朋友约好下午三点在德苑酒店门口见面,一起去采摘园。那天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一起采摘草莓,玩得特别开心。”

  彤彤妈妈表示,彤彤性格内向,一直很腼腆。但自从有了朋友后性格开朗了不少。“看到她们在一起发出天真的大笑。做父母的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彤彤妈妈表示,她会一直支持女儿交朋友的行为。

  专家说法家长需主动为孩子创造交友机会

  家长能否真正成为孩子的玩伴?对此,做了19年教育工作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校长于莉表示,家长并不能代替孩子的朋友而成为他真正的玩伴,应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需主动为孩子创造交友机会。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童年时期伙伴的重要性。儿童因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经常和同龄人交流,能增进孩子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在玩耍过程中也可以提高人际交往及理解能力,长大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如果长期仅与家人相处,或独自待着,久而久之做事会有一定的依赖心理,遇事喜欢回避,耐挫力降低,容易形成不健康心理,最终导致性格缺陷。

  于莉告诉记者,家长是孩子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但随着孩子长大,孩子跟父母的关系会慢慢地没有小时候那样亲密,孩子会追求一种同伴之间的平行关系,因为年龄相当,彼此的心理发展水平也比较接近,孩子会更倾向于追求在这样一种平行的关系里面去相处、去学习、去获得快乐。家长并不能代替孩子的朋友成为他真正的玩伴。

  “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于莉表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带同伴来家中玩,或者主动带孩子参与有同龄孩子的家庭聚会。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特别是不要为孩子选朋友。”于莉提醒道,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表扬鼓励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指导他们和伙伴友好相处,这些都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