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高考现“考了白考”尴尬 得高分怕被拒录取

2015-06-28 10:33:00    作者:周竟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高考招生 盲人 青岛盲校 高考成绩 单考单招
[提要]高考成绩揭晓,浙江一位参加了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郑荣权取得了570分,其中数学146分接近满分。青岛盲校副校长张蕾说,他们学校今年有3个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成绩都不错,除了郑荣权外,其他两名学生的成绩为554分和530分。

  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26日电(记者周竟)高考成绩揭晓,浙江一位参加了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郑荣权取得了570分,其中数学146分接近满分。在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的同时,郑荣权和他的家人却仍有忧虑:会有高校愿意接收他吗?

  今年是我国盲人首次大范围参加普通高考,据了解有8个省份专门为盲生提供了盲文试卷。好几位盲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高校不招收盲人,盲人考生很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

  没日没夜复习一年 盲人考生郑荣权喜获570分

  这几日,郑荣权成为新闻人物,因为作为浙江省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考生,他考取得了570分,这个成绩放在所有的考生中都算得上中等偏上。其中数学成绩为146分,接近满分。

  众多网民对郑荣权的成绩发出了惊叹,他自己也表示,成绩超出了预估。“去年盲人考生李金生几乎交了白卷,无形中给了我们今年这批考生很大的压力,还好没有发挥失常。”

  成绩喜人,郑荣权的付出也是异于常人。郑荣权是先天盲人,从出生起,就只能勉强感受到光亮。如今,他的眼睛视力大约有0.05,刚刚够看到视力表最上面的两行。

  郑荣权并不服输,从小到大,他在盲校里的成绩都是前几名。中考后,他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入读青岛盲校,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它是盲人普通高中,高中课程的设置、教材与其他中学基本一样。

  去年得知盲人能够参加普通高考了,郑荣权投入了疯狂的学习。针对自己数学薄弱的情况,他在去年暑假找了一位家教进行恶补。在青岛盲校里,以往教学偏向理科,而郑荣权喜欢文科,为了高考,他又对已经有些生疏的文科专业进行从头学习。“每天都复习到晚上11点以后,可以想象,我弟弟作为盲人在过去一年付出了多少艰辛。”哥哥郑达权说。

  郑荣权的班主任王老师也表示,盲人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是非常不容易。“特别是数学,我们普通人画个图就能看,但盲人完全要凭想象。他数学能考出146分,可见背后的努力。”

  成绩喜人 然而盲人考生仍面临无书可读的局面

  盲人争取普通高考权利的过程可谓艰难。虽然我国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已明确规定要保障盲人参加各类考试的权利,但2014年以前,想参加高考的盲人都被考试机构一句“没有盲文试卷”给顶了回来。

  而在此前,我国在盲人高等教育上,主要采取单招单考的形式招生,学生进入一些院校的特殊教育系学习。但由于此类院校数量少,仅分布在北京、上海和长春等几个城市,专业仅有推拿、音乐等,盲生选择的余地较小。

  去年河南盲人考生李金生经过据理力争,终于用上了盲文试卷,而今年随着教育部和残联下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盲人参加高考将成为常态。据了解,今年8个省份有盲人参加普通高考。

  青岛盲校副校长张蕾说,他们学校今年有3个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成绩都不错,除了郑荣权外,其他两名学生的成绩为554分和530分。“其中考出530分的为宁夏考生,当地理科一本线为445分,她足足超出了一本线85分,相当了不起。”

  成绩优异,然而他们能顺利入读高校吗?包括张蕾、郑荣权在内的教师和学生都有忧虑。“我们了解到很多高校还没有招收盲人的意愿。”张蕾说。

  新生入读高校,都需要参加体检,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各类不适合上学或者限制专业的情况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记者查询这份指导意见发现,它没有对盲人做出任何规定。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以往盲人都是单考单招,所以指导意见自然而然把盲人排除在外了。

  郑荣权说,他很喜欢主持,但考虑到自身条件和未来就业,他把意向专业定在了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近几日他咨询了一些高校,而对方都是委婉地拒绝了他。“还在联系更多的学校中,如果最后没有普通高校要我,我只能去单考单招的院校了。”郑荣权说。

  同时记者也询问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他们均表示,目前不招收盲人。

  “如果没有大学接纳他们,那么放开盲人普通高考也就没有意义了。”张蕾说,他希望高考招生能够公平对待盲人考生。

  “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有能力像普通人一样读大学”

  一些高校表示,他们目前不招收盲人的原因在于没有盲人老师、盲文教材,在教学经验上也不足,同时也担心盲人的自理能力和安全。

  而这些理由,在盲人考生、他们的家属和专家看来都不成立。

  郑荣权说,他不需要高校的特殊照顾,只要能录取他,后面读书的问题他都能自行解决。

  “我弟弟从小学开始就住在盲校,生活、读书的一切都是他独立完成的,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而且高考成绩这么高,也说明他学习能力很强。”郑达权说,高校目前还普遍不了解盲人。

  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主任李庆忠表示,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观念,教育部门和高校不够重视盲人的权益。“高校接纳盲人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只要肯投入肯想办法,都能办到。但长期以来没人做这个事情,导致盲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张蕾也表示:“盲生不需要专门的盲人老师,而盲文教材更不是问题,翻译很简单。我们一所高中能够给盲人开普通高中课程,大学资源更丰富,他们没有理由做不到。”

  “在美国,盲人能选择的专业达100多个,他们已有多年实践,可见盲人读大学并不是什么难事。”张蕾说。

  曾入读美国公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帕默正骨大学的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并且获得博士学位的李雁雁说,在美国,盲人与普通学生都是在一起学习,就是“同校融合”。“中国高校低估了盲人的能力。以我自身经历来说,虽然读书比较辛苦,但都能克服,我不照样博士毕业了吗?”李雁雁说,盲人学生缺的就是一个机会。

  根据2006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共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盲人参加高考,如何公平录取盲人,保障盲人入读普通高校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招生教师表示,只有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高校招收盲人的障碍才有可能扫除。(完)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