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日赚4.15亿元 中移动仍一家独大

2015-08-24 09:08:00    作者:   来源:中新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移动 移动互联网 融合通信 营改增 中国电信
[提要]随着21日中国联通财报数据的下发,三大运营商半年“成绩单”均已出炉。按财报计算,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净利润总和达752.7亿元,平均日赚4.16亿元,而2014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4.19亿元;2013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4.34亿元。

中新网IT频道制表

  中新网IT频道制表

  中新网8月24日电(IT频道 姜莹) 随着21日中国联通财报数据的下发,三大运营商半年“成绩单”均已出炉。中新网IT频道梳理发现,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约4.16亿元,盈利能力仍在下滑,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却并未改变。有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对上半年运营商业绩仍有影响,但加快布局融合通信建设才是运营商扭转颓势的关键。

  三大运营商日赚4.15亿元 中移动仍一家独大

  截止上周五,三大运营商今年上半年业绩均已出炉。财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下降0.8%;中国电信收入达到1649.53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109.8亿元,同比下降4%;中国联通上半年收入1446.9亿元,同比下降3.3%,净利润为69.9亿元,同比上升4.5%。

  按财报计算,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净利润总和达752.7亿元,平均日赚4.16亿元,而2014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4.19亿元;2013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平均日赚4.34亿元。这意味着目前三大运营商盈利能力仍持续下滑。其中,中国移动利润仍占据三家利润总和的76.1%,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并未改变。

  “营改增”对业绩影响逐渐消退

  由此可见,上半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移动虽然在增长但也并未超过5%;而在利润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出现同比下滑,电信下滑甚至达到4%之多,只有中国联通保持着4.5%的增长速度。

  究其原因,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财报中均提到了受“营改增”影响。中国电信称,公司一直在努力转变发展以及营销模式,加强成本管控采购和供货商的税务资质管理,持续优化收入结构,相关的月均负面影响已有所减缓,未来随着试点行业的不断扩大,预计公司可获得的更多进项增值税抵扣,有利于利润的提升。

  据了解,去年6月1日起,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实行差异化税率,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分别适用11%和6%的税率,为境外单位提供电信业服务免征增值税。据,三大电信运营商之前税率为3%。

  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示,“营改增”对运营商的影响已有所缓解,他认为运营商还应该在转型上下些功夫。

  尽管上半年,工信部、国务院多次提及落实“提速降费”,不过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对运营商上半年财报影响却不大,可能会波及下半年业绩。

  融合通信时代即将到来

  在财报中,中国移动透露,未来公司将坚持“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的方针,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并加快融合通信平台建设和功能开发。对此,马继华分析道,近年来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特别是固网语音)收入下滑明显,运营商通过开展融合通信业务,可以增加用户黏性,未来依托融合通信开展一系列新的业务,从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他还补充道,中国移动下个月开始试点的阶梯流量计费,也正是在为融合通信建设铺路。

  所谓融合通信,即将通话、消息、联系人三个主要入口功能与移动互联网无缝对接,实现短信、语音与数据流量的完全打通。如此看来,电信运营商发力融合通信业务是全面转向流量经营、业务应用创新的关键性一步。

  尽管融合通信将为运营商带来巨大变革,然而2G用户转化问题仍面临挑战。付亮表示,网间结算费用越高,语音和短信免费的难度就越大。马继华则说道,2G用户短期内不可能退出市场,所以运营商不大可能立即完全向流量计费迁移。有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仍有35亿2G用户,规模和3G持平。(中新网IT频道)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