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心酸!带着病妻卖菜的威海菜农收到一张百元假钞之后……

2015-11-21 10:10:00    作者:高杰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丛杰滋 卖菜 假钞 妻子 h91q483671
[提要]11月14日,有市民向我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一男子卖菜时带着生病的妻子,他的妻子竟险些被人当成流浪乞讨人员。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这与一张百元假钞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于妻子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丛杰滋卖菜时,总会带着妻子。

  11月14日,有市民向我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一男子卖菜时带着生病的妻子,他的妻子竟险些被人当成流浪乞讨人员。

  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儿?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这与一张百元假钞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于妻子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丛杰滋卖菜时,总会带着妻子。 李斐斐 摄

  得知收到百元假钱,妻子病情发作瘫坐在地上

  11月15日下午,按照市民提供的线索,我来到位于高区的帝王宫综合市场,等待一位经常在此卖菜的中年男子。

  2点半左右,一名50多岁的男子开着三轮车来到市场门口。他的车上除了半车白菜外,还坐着一名妇女。他拽下一条破旧的垫子,让妇女先坐下,随后拿下一个电子秤,又开始从车上卸白菜。

  我猜想他们就是我要找的人。

  果然如此。

  这名男子名叫丛杰滋,今年53岁,家住临港区汪疃镇丛家产村。那位妇女是他的妻子。

  聊了没几句,有人来到丛杰滋的摊位前,要买132斤白菜。称完菜,丛杰滋又热心地帮对方把菜送回了家。临走前,他叮嘱妻子在原地等着。

  丛杰滋离开不一会儿,他的妻子开始说起话来。我本以为她在自言自语,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拿起了三轮车的“摇把子”,直冲我而来。见状,我只好迅速离开,而她竟在后面撵我,直到我跑出去好远才作罢。

  看着丛杰滋妻子警惕的神色,我一时不敢靠前,等丛杰滋回来后,我告诉了他事情经过。“不用怕,她不打人,只是吓唬吓唬你。”丛杰滋说。

  原来,丛杰滋的妻子患有癫痫病。以前情况还好一些,平时卖菜时还能帮丈夫搭把手。“半个多月前我收了100块假钱,她的病情就加重了。”看了一眼妻子的背影,丛杰滋叹了口气低声说。

  丛杰滋说,半个多月前一个周末的早上,他和妻子到古陌早市卖菜。其间,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拿了一张百元钞票买了两块钱的姜。 “我找给他98块,他又说要萝卜,我还没称好,他就跑了。”丛杰滋回忆说,他当时觉得不对劲,仔细看了一下收到的百元大钞,才发现那是张假钱。

  丛杰滋的妻子知道丈夫收了假钱,当时气得犯了癫痫。眼见瘫坐在地上的妻子,丛杰滋一时乱了手脚。后来,旁边摊位的摊主帮他报了警。

  回家后,他的妻子卧床一个星期病情才有好转。“但犯病的频率比以前勤很多,精神状况也不如从前。”丛杰滋看看妻子,摇了摇头说。

  看着丈夫跟我聊了好久,丛杰滋的妻子对我的态度好了很多。她走过来拉起蹲在地上的丈夫,咧嘴对我笑了一笑。“只要别提那100块假钱就行。”丛杰滋悄声说。

  再次收到假钞时,他没有再上当

  “你一般什么时候回家?”我问丛杰滋。

  “卖完白菜就回家。”丛杰滋随口说。

  “如果卖不完呢?”我好奇地问。

  “卖不完,晚上就找个避风的地方睡觉,第二天再接着卖,一直到卖完为止。”丛杰滋有些无奈地说,当天他卖的白菜是前一天拉来的,14日卖了一天没卖完,晚上他便和妻子睡在街头,15日一大早又去了毕家疃集市。

  丛杰滋说,他家里有4亩地,平时种些蔬菜,他和妻子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卖菜。“一车菜要卖三四天,七毛钱一斤,收入也就四五百块钱。”

  在被问及为何不每天回家时,丛杰滋有些黯然地说:“来回油费就要30元,不舍得。”

  说到这里,丛杰滋突然有些愤怒。“你说有的人为啥拿假钱来骗俺们村里来的农民。”他的声音高了不少。

  原来,当天早上他去毕家疃集市时,有一30岁左右的妇女拿着一张百元钞票买白菜。因为吃过一次亏,丛杰滋长了个心眼,就仔细辨认了一下。“你这钱有问题。”丛杰滋话音未落,那妇女便抢过钱跑了。

  “虽然没被骗,我还是追了上去,就是想讨个说法。”他说,结果没有追上。

  这时,丛杰滋的妻子在一旁笑嘻嘻地翻着自己的口袋,向旁边的人说:“看,我有这么多钱。”看到别人笑,她也跟着笑。

  周围居民不时送他吃的,他感觉还是好人多

  傍晚时分,看着车上只剩下十几棵白菜,丛杰滋也有了精神。“今天有希望回家了,现在天越来越冷了,睡在街上有点受不了了。”他说,只要再进一次城,家里的白菜就卖得差不多了。

  因为妻子患有癫痫,并伴随精神异常,平时无论到哪儿,丛杰滋都会带着妻子。由于半个多月前受过“百元假钞”的刺激,导致妻子的病情加重。11月14日那天,他的妻子竟差点被当成流浪乞讨人员。

  “当时应该多问一声。”回想当时拨打救助电话时的情形,市民曲女士充满歉意地说,她当时看到一名女人睡在马路边上,身下垫着一片破旧的海绵,盖的棉被又薄又脏,嘴里还似乎有白沫,“怕是生病了,就拨打了救助电话。”

  后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了情况后才发现这是场误会。

  丛杰滋和妻子有一个14岁的儿子,正在读初三。由于丛杰滋平时需要照顾妻子,儿子从出生起,便跟着姥姥生活,父子一年也难得见几次面。“儿子成绩还不错。”说起儿子时,丛杰滋说话的声音柔和了很多,毕竟儿子是他和妻子的希望。

  天色渐黑,凉意侵人,丛杰滋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

  丛杰滋和妻子经常到这里卖菜,附近不少居民都认识他。有时,也有好心人给他们送包子和热水,以及苹果等。“不管怎么说,还是好人多。”说起这里,他搓了搓双手,憨厚地笑了。

  记者手记

  你知道这张100元假币的伤害有多大吗?

  “收到100元假钱,这算新闻吗?”有人可能会这样问。

  是啊,或许有些人有过这种被骗的经历,其中有的人可能会自认倒霉,而有的人则或许会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我什么时候也找地儿花出去……

  然而,或许我们很少有人会想过,一张百元假币会带来这样的伤害:它不仅让经济条件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还让受害者的病情加重……

  幸运的是,丛杰滋夫妇也遇到不少好心人,这让他们感到温暖。周围不少居民都认识这对卖菜的夫妇,有好心的居民会给他们送来包子和热水等。

  其实,我写这篇稿子不是为了苛责谁,只是想能引起大家深思,正视那些我们曾忽视过的问题:当你使用假币的时候,无论你是主观故意,还是因自己曾是受害者而想“减少损失”,你能想到它会给别人带来多大伤害吗? (据《威海晚报》)

  70岁环卫工领1600元工资13张是假钞 发现后哭了好几天

  “我拿钱去买肉,但别个不收,说是假的,我又拿了几张,但他说还是假的。”随即,张业书赶忙回家让侄儿帮忙清点。清点后,他们发现30张百元钞票,竟有14张假钞,而并不是网帖中所说的13张。记者看到,在这14张百元假钞上均印着“H91Q483671”同样的编码。但由于时隔太久,加之张业书不敢肯定这些假钞的来处,只得自己伤心。为此,心痛这笔钱的老人,连续几天没睡好觉,“还偷偷哭了好几次。”事后,张业书的侄儿得知后,托朋友在网上发帖。

  男子连掏3张百元假钞买碗面 老板忍无可忍报警

  一碗5元的小面端上来,这个摸半天,零钱只有1.5元。摸出一张百元钞,老板一看,“假的。”又摸一张,“假的。”男子再摸一张递过去,还是假的。“到底啥意思?”老板深吸一口气,压住火气。“确实我没仔细看,钱是我老婆递过来的,”大约五六十岁,云南口音,不急着吃面,不慌不忙向老板解释。但他的云南口音实在太重,解释半天,面馆老板也没听明白, “行了行了,懒得听你解释,向警察解释去吧。”老板掏出手机就报了警。

  中国去年没收超5亿元假币 百元假钞黑市卖6元

  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反假币科科长刘劲涛3月份在接受石英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一张新的百元在市场上售价6元,转手销售之后价格会被步步推高。据报道,97%的假币来自于73岁的广东绘画大师彭大祥所制胶片版印制。彭大祥于2013年被捕,目前正服无期徒刑。

  TIPS:教你最新假币识别方法

  在绝大数人的一生中,总要收到那么几张假币。个人觉得,其实最快学会识别假币的方法就是经常跟现金打交道,收到几次假币,心痛,自然也就学会了。

  识别假币的方法很多,下面分享几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希望对大家有用。硬币什么的就不说了,一般我们接触的面额都不大。以100的假币为例,其他的类推。

  一、看变光油墨,这个绝多数假币都没有。将纸币拿着面向有光的一侧,轻微调整纸币的角度。如果发现纸币左下角的100由绿色变成蓝色,证明是真币。否则,就是假币。

  二、看水印,一般看时与视线垂直。看图像和100元的水印,真币需要光线穿透纸币才能看到水印。而假币,有的没有水印,有的水印无须光线穿透就能看到。

  三、摸凹印图案,如盲点,毛主席图像衣领处,头发处。看有不有凹凸感,如果没有,则为假币。当然,部分假币也有凹凸感。

  四、看安全线,俗称金线。假币的安全线即使有,也是印在上面的,中间没夹实体线。就目前我所见到的假币而言,都没有实体安全线。如果实在拿不准的时候,可以沿安全线的位置撕开一点看看,不用撕太大而积,以免损坏纸币。

  五、听声音。真币用力抖动、手指轻弹均能发出清脆响亮声音。这个方法要靠自己长期经验积累。其实经验足够了,假钱从眼前过一路,就看出来了。

  六、最后,给个提醒。据称浙江查获的以M3W96开头的假币变光油墨那个位置能反光,能骗过不是很正规厂商的验钞机。希望朋友们提高警惕。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