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1 10:46:00 来源:央广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别拿组织函询当儿戏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雪山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提及其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这种行为不仅违反组织纪律,更是对党的不忠诚,发人深思。
早在2014年7月,中央纪委就对线索分类处置标准进行调整,去掉了“留存”环节,增加了“谈话函询”,旨在对有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咬耳扯袖”,以期达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目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无论是组织部门还是纪检监察机关,对白雪山早期函询的用意显而易见,那就是趁问题还没有酿成严重后果,拉他一把。然而白雪山却为自己的病下反了方子、吃错了药,他没有选择直面问题,向组织坦白,而是挖空心思遮掩逃避,以至在贪腐的泥淖越陷越深,终于无可挽回。
现实中总有少数党员干部像白雪山一样习惯和组织耍花招,当廉洁自律的高标准树到自己面前时,有的却“猫下了腰”;当纪律的戒尺卡到自己头上时,有的就想踮踮脚“跳过去”。
党员干部应该正确对待组织的函询。函询是一种组织手段,是一种常态性工作。不能因我“没事儿”,“函”来就急、“函”去就跳。须知,与其攥着拳头让别人猜,不如伸开手掌给大家看。不能拿着组织的函询当儿戏。要知道,认真对待、如实回答是态度,不隐瞒、不回避是纪律;也不能因自己有点“不干净”,“函”来就遮、“函”去就抹。要知道终究纸里包不住火,越“遮”火越大,越“抹”火越凶,最终引火烧身。
不妨换个视角去看待,换个心态去体验,你会感知薄薄的一纸函询单是有温度的。它是组织的一次关爱,一份体贴;是一次体检,一剂良药;是一支体温计时时测,一口警示钟常常鸣。函询是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时常提醒、经常纠偏,这才是对党员干部的真正爱护,对党纪的切实维护。
白雪山的案例说明,“豌豆跳得再高,也砸不烂铜锅”。其始于漠视组织的函询,进而对抗组织调查,且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直至被“双开”,乃是咎由自取。白雪山如果止于当初组织函询时的“豌豆跳”,就不会有今天的“头流血”,那些在违纪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昔日“好同志”,也不会最终沦为今日的“阶下囚”。(柏建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