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09:55:00 来源:鲁南商报 我要评论
22岁的新媳妇过门仅一年,身强体壮的公公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为了支付老人昂贵的医疗费和护理费用,临沂的这对小夫妻只能被迫分开两地,一人打工一人顾家。转眼间,曾经鲜嫩的面庞,慢慢被生活压榨出一道道皱纹,李家的媳妇杨德英,为公公端屎端尿整整20年了,为了撑起这个不完整的家,20年来曾经的新媳妇竟没舍得买过一件新衣服。
公公病倒,新媳妇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1995年21岁的杨德英嫁给了费县梁邱镇沈家村21岁的老实小伙李鸿福。次年两人的女儿呱呱坠地了,小两口生活非常甜蜜。
李鸿福的母亲早在1992年就不幸去世了,好在李洪福的父亲身体还不错,不但将李鸿福和幼弟两人都拉扯大,还帮李鸿福重新修整了房子,娶了个不错的媳妇。
1996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公公李贵法突然晕倒了。工友们赶紧将他送往最近的医院,仅仅几个小时,李贵法的情况却迅速恶化。“我们见到爹的时候,他就已经昏迷不醒了。”杨德英回忆道,公公李贵法在医院住了1个多月。家里东拼西凑了2万多的医疗费很快花光了,但公公却再也没有站起来。
为了尽快把借来的钱都还上,从那时起,年轻的小夫妻一直早出晚归,20年来始终不敢休息。从那时起,22岁的新媳妇杨德英,除了照顾年幼的孩子,未成年的小叔,又不得不肩负起照顾瘫痪公公的重任。
每天5点起床,20年来没歇过一天
4月25日,记者来到了李鸿福、杨德英位于梁邱镇沈家村半山腰上的家。
李贵法老人住在侧面的堂屋里,精神还算不错,但是说话含混不清。杨德英和李鸿福的房间紧挨着老人,整个屋里只有两样家具,一个蓝色的柜子,还有两个已经破损的看不出颜色的沙发。唯一像样的电器,就是一台电冰箱。
谈起这些年照顾公公这件事,杨德英说喂水、喂饭、翻身、倒尿罐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孩子反哺老人是应该的。
每天5点起床,先给公公做饭、喂饭,自己再草草地扒一口,然后赶到地里做农活。中午再赶回家做饭,孩子和公公吃完饭,下午继续回地里做农活,直到晚饭时间再次回家做饭。周而复始,这些事情她一做就是20年。
每天唯一的休息时间,就是安顿好一家人,临近睡觉前的一小会儿,杨德英有时候会看会电视剧,可每次总是看不完一集就困得支撑不下去了。
20年来,李鸿福不断辗转于各地寻找赚钱的门路,而杨德英自己一个人撑起一家老小的生活,从来不敢休息。“哪怕病了,只要不是爬不动,就坚持。”起初杨德英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抹了下溢出眼眶的泪水。
家庭贫寒,女儿初中辍学打工赚钱
“1996年的钱很实,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所以当时借来的钱,我们用了十几年才还完。”说起这些李鸿福的眼圈有点红。
2009年不幸再次降临,奔波在外打工的李鸿福在回家途中被车撞了,左脚粉碎性骨折,躺在床上哪都不能去。吃饭、大小便也需要杨德英伺候。
当时杨德英的大女儿刚上初中,小儿子刚上小学不久。一家老小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整整经历了4年,李鸿福才丢掉拐杖,重新打工养家。也正是在这四年中,发生了令两人后悔一辈子的事儿,当时上初中的大女儿因实在支付不起学杂生活费用,被迫辍学了。
懂事的大女儿,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早早出去打工了。“现在大女儿还是经常补贴家用。”李鸿福说,可惜大女儿因学历太低,一个月只能赚1000多元,十分不容易。
2014年大女儿突发疾病。为了给大女儿凑手术费用,李鸿福向老板预支了5000多元工资给大女儿补身体。炎炎夏日,为了不让这些食物腐烂,李鸿福一狠心,买了家里唯一一件像样也是最值钱的家用电器——电冰箱,这个价值2000元的冰箱,已经用了一年却仍被收拾得崭新干净,甚至显得与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有些格格不入。
杨德英说,两个孩子长大后,她的负担轻了不少。此刻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能平安,以后赚了钱,可以弥补自己对两个孩子的亏欠。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