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9 15:47:00 来源:中新网 我要评论
“老人家,可找到您了,您捐的1万块钱,我们一直没敢用,就等着听听您的意愿呢!”5月9日,河南省郸城县教体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李长勇拉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娘,激动地连声让座。
李长勇和这位老大娘原本并不认识,他们的这番对话源于几个月前的一次匿名捐款。春节前腊月初九一大早,一个高个硬朗、衣着朴素的老大娘走进郸城县教体局副局长张祥增的办公室,拿出1万块钱和一封信,说是要捐款,让教体局买点法律书发到学校,教育学生健康成长。说完站起来就走。
张祥增问她是哪里人、叫啥名字,老大娘摆摆手说,这一点小事不值得留名。张祥增只得把老人捐的1万元钱送到纪检监察室保管,等联系到老人、弄清捐款意愿后再使用。可老人的信上只写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在我有生之年再为人民做点好事。”没有署名和地址。多方打听,也没有人认识老人,于是这1万元钱就一直放着。
直到5月9日,老人又来到县教体局,问这笔钱是怎么使用的,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经反复追问,老人才说了自己的情况。老人名叫苏秀英,现年71岁,是郸城县丁村乡大郭庄行政村人,祖辈都是农民。她一直关注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她从电视上看到有学生违法犯罪的报道后,非常心痛,就想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事。于是,她就把自己平日省吃俭用、到街上卖菜、平时卖野草药积攒下来的1万元捐了出来。
老人说:“教育学生是个大事,看到有些学生违法犯错,我都很心痛。我想尽我的一点能力,帮助孩子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郸城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根据老人的意愿,用这笔钱购置一批法制教育、廉政文化的书籍捐献给郸城县城区的三所实验中学,让广大学生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