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脑”将代替老司机开车 无人驾驶或成现实

2016-07-11 16:23:00    作者:孙乐琪   来源:东北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驾驶员 无人驾驶 统计学习 驾驶脑 智能车
[提要]日前,在由市科协等联合举办的“国际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介绍了未来无人驾驶的核心——“驾驶脑”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或将替代驾驶员。李德毅介绍,“驾驶脑”功能的实现依托于已有认知帮助当前感知,相当于人体、大脑无缝对接的真实外延。

  日前,在由市科协等联合举办的“国际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介绍了未来无人驾驶的核心——“驾驶脑”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或将替代驾驶员。

  驾驶员的预测控制、驾驶员与环境周边车辆交互等都是汽车自身无法取代的。那么,驾驶员的作用在自动驾驶中谁来顶替?李德毅介绍了智能车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驾驶脑”。该轮式机器人不同于雷达等传感器的感知,要去完成包括记忆认知、计算认知和交互认知在内的驾驶认知,成为智能车产业链中重要零部件,是任何车载计算机无法取代的。

  李德毅介绍,“驾驶脑”功能的实现依托于已有认知帮助当前感知,相当于人体、大脑无缝对接的真实外延。帮助机器人“学开车”的是驾驶员本人,“有经验的驾驶员长期与车互动,熟练地把车同化为人体的一部分,‘驾驶脑’在驾驶员开车时悄悄‘学习’。”同时,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学习、统计学习和进化学习。通过试探纠正驾驶员错误动作,汲取事故教训,从而提高驾驶水平。

  李德毅总结,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世界造成的改变。至2030年,我国或将实现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300台,“让服务机器人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让我国家家都有机器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平均每年拥有一台形态各异的服务机器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