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8 08:3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养殖场死亡的鱼。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高温天气,致四川达州一养殖场3万多斤鱼“被热死”一事。事件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也有不少网友对“鱼被热死”一事表示质疑。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达州市畜牧渔业科处获悉,高温并非导致这处鱼塘3万多斤鱼死亡的唯一原因,“与鱼塘养鱼密度及水质都有关系”。
涉事鱼塘位于四川达州市达川区金坛罐村,养殖场负责人介绍,鱼塘面积约10亩,水深1.6-1.7米,安装了四台增氧设备。25日,他发现鱼塘大范围的鱼都死了,于是村里就赶紧组织村民把死鱼捞上来。
鱼塘负责人表示,自己“养鱼已经近30年了,第一次出现这种大范围死鱼的情况。当时鱼塘的温度控制器坏掉了,没有显示具体的水温,但是我的手指接触到水的时候感觉到了水有点发烫”。
此外,鱼塘负责人补充说,“养殖场每年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养鱼种类的。今年我养殖场主要以仔鲶为主,所以死的大部分也都是仔鲶,这是我今年养的第一批,死了大约有3万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7元来计算的话,损失了20多万。”
事发养殖场是养殖密度最高的一处。
据了解,自7月24日以来,达州气象台已经发布了两次高温橙色预警,达州市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超过35℃。
鱼塘所在的罐子乡萧姓副乡长向北青报记者透露,26日上午,达川区农业局相关部门和渔业水产站到养殖场查看了具体情况。萧副乡长称,“渔业水产站的技术人员诊断说,(死鱼)是高温天气导致的。”此外,萧乡长提到,他们乡共有十多个养殖场,其中事发养殖场是养鱼投资最大、养殖密度最高的一处。
昨日,就3万多斤鱼“被热死”一事,北青报记者致电四川达州市畜牧渔业科进行咨询。工作人员称,该养殖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我们今天(27日)上午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消息,派市里的技术人员去调查了。高温不是鱼类致死的唯一原因,这跟鱼塘的养鱼密度以及水质都有关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