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办官方广场舞大赛 呼吁广大男同胞参与

2015-04-25 09:11:00    作者:王卫朋   来源:劳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广场 晋级赛 官方比赛 大赛 治本
[提要]在民间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场舞,即将诞生首个上海的官方比赛冠军。市排舞协会会长史济星介绍,下月15日起,设于本市各区县的100多个海选赛场将陆续开赛,方便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参赛。他表示,广场舞比赛时如何评判,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个不像田径,跑得快,掷得远就可以了。

数日前发生在云南高速公路上的“广场舞”

  在民间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场舞,即将诞生首个上海的官方比赛冠军。市体育总会昨天对外宣布,“实惠APP杯”上海市第一届广场舞大赛即将于5月份正式启动,这项赛事不限舞种、不限性别、免费报名,将在100多个海选赛场陆续开赛,赛期长达5个月,预计将有2000支团队报名参赛。

  走出家门就能参赛

  本次大赛设有初赛、复赛、晋级赛、决赛四个阶段;在项目设置上,除了拳操以外不限舞种;参赛资格上,不限性别、放宽年龄段。

  市排舞协会会长史济星介绍,下月15日起,设于本市各区县的100多个海选赛场将陆续开赛,方便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参赛。任何广场舞爱好团队都可以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指导站报名,参赛报名方式具体可以咨询965365上海体育公共服务热线,预计将有超过2000支团队参赛,人数达到数万人。

  他表示,广场舞比赛时如何评判,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个不像田径,跑得快,掷得远就可以了。比赛时,一是看人数,以24人为基本点,少几个人可能扣掉几分。第二就是看动作,是不是有益身心健康,是不是流畅,动作是不是整齐划一。”

  用舞姿扮靓城市

  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席李毓毅在会上表示,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和谐、健康、快乐”,其目的就是通过比赛交流的平台,引导参赛者掌握正确的健身方式,因此他呼吁广大男同胞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我们应该通过比赛,提升广场舞的水平,体现出社会健康水平、和谐水平、交流水平。”李毓毅说,“既然广场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就要用赛事形式表示体育总会肯定支持的态度。而且,这项赛事今后要年年办,办成上海体育的一个传统项目,把广场舞的正能量给真正发挥出来,适当时候,我们还要成立广场舞协会。”

  来自宝山路街道的广场舞代表赵萍,在会上向全市广场舞爱好者发出倡议,倡导市民在广场舞锻炼时,尽量远离住宅,不占用公共道路,不妨碍交通,不影响他人出行;文明锻炼,科学健身,舞姿大方,动作舒展,有利健康;服从管理,团结队员,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前提下,用舞姿扮靓城市。

  体旅结合走出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对参赛团队不收取报名费,还为参赛选手准备了丰富的纪念品,获奖团队的奖品和奖励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决赛胜出的10支团队将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广场舞电视秀大赛。

  参加广场舞健身的阿姨大多年纪偏大,她们对旅游存有浓厚兴趣。组委会别出心裁地将本次赛事的复赛、晋级赛安排在长三角多个旅游胜地举行,将体育与旅游相结合,使大自然和舞蹈的美充分融合,共同绘制一幅健康美丽的动态风景画,又可以与长三角其他地方的广场舞爱好者交流,提高广场舞水平。

  为广场舞登堂入室点赞

  相距不到三个星期,上海的文化和体育管理部门,先后启动了一项全市范围内的广场舞大赛。具有广泛群众基础,风靡大江南北,却又时常存在争论的广场舞,正在登堂入室。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场舞已成扎根市民的街头主流文化形式。但广场舞的口碑却呈两极化,它被一些人当作日常生活的最大乐趣所在,同时又被另一群人视为噪音扰民的头号公害。

  不管功效是大是小,不可否认,跳跳广场舞确实有相当的好处。广场舞的魅力不单单是健身,更是精神满足的一种渠道。但在场地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广场、街头成为了“广场舞大妈们”的唯一场所,噪音扰民现象随之而来。有些地方,用尽了极端手段,广场舞的生命力依旧顽强,说明“治堵”无法“治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源。

  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非一日之功。上海的文化和体育管理部门相继举办“广场舞大赛”,是对广场舞地位的一次提升。草根运动登堂入室,是一次疏导的开始,只有对广场舞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扶持、规范和服务,让参与者遵从规则、明确区域,让不同人群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才能真正促进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