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系列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齐鲁黑陶之花——佛头黑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重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近年来,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8月,东营市政府公布了东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公布的名录中共有10项,其中民间舞蹈“陈官短穗花鼓”和戏曲“吕剧”于2006年已经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次公布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舞蹈三项:盐垛斗虎(东营区)、陈官短穗花鼓(广饶县)、虎斗牛(利津县);民间手工技艺三项:中国齐笔(广饶县)、棒槌花边(广饶县)、佛头黑陶(垦利县);戏曲一项:吕剧(东营区牛庄镇广饶县吕剧团);曲艺一项:枣木杠子乱弹(广饶县);民间杂技一项:眼皮提水(河口区);消费习俗一项: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 利津县)。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散落在民间,绝大多数濒临消亡,很多读者对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极为不利。为帮助读者了解东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特组织此次“寻找记忆”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垦利县胜坨镇的佛头寺村是黄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落,母亲河从村西边缓缓淌过,如果不是因为黑陶,可能没有几个人会知道这个村子,即便现在因为黑陶有些人知道了佛头寺这个村名,但真正因为黑陶到过这个村的,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虽然佛头黑陶享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虽然拥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等诸多优点,但现在佛头寺村唯一还在做黑陶的佛头黑陶传承人李建兴告诉记者,村里喜欢“玩泥”的人少的可怜,年轻人就更少了。佛头寺村紧傍黄河,拥有得天独厚的黄河口天然淤泥原料,世代以制陶为生,烧制黑陶已有200多年历史。史料记载,佛头寺黑陶系其先祖李元通、李元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山西洪洞县移民于黄河口时带来的祖传技艺,历时600余年,几经兴衰仍没有断绝。佛头寺制陶业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中期,当时该村不足50户人家,陶窑就有20余座,产品畅销武定府(今滨州市、东营市)、青州府(今潍坊市)、济南府(今济南市、淄博市)等地。“以前我们村主要是制些家庭用的陶制盆盆罐罐,现在没有人用了,所以只生产工艺品,在一些大城市很受欢迎。”李建兴说。在他的佛头黑陶研究所展厅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产品样品,花瓶、装饰摆设、千手观音,各式各样,当然还有各种获奖证书和产品外观专利证书。李建兴介绍,他这个研究所的前身是佛头寺的村办企业——东营市佛头黑陶工艺美术厂,最早成立于1988年,生产的产品曾经享誉一时,被著名诗人臧克家赞为“齐鲁黑陶之花”。1997年,由于经营不善,村里的工艺美术厂倒闭,时任美陶厂技术员的李建兴不想让这门老手艺就这样失传,自己成立了东营市佛头黑陶研究所,继续自己的制陶梦想。现在,李建兴是佛头寺村唯一还在制作生产黑陶的人。
眼下,由于夏季雨水多,窑壁潮湿,不宜烧制,李建兴的陶窑正在“歇窑”,但他还是弄出一块黄河红胶泥,为记者展示了他古老的制陶技艺。打开电动拉胚机,将红泥放于其上,在不停的旋转中双手或按或压,或捏或磨,10分钟时间,一个花瓶的胚体已经在李建兴手下完成。然后还要经过晾干、压光、雕刻等工序,才能入窑烧制。烧制用木柴或煤炭,先文火细烧,再烈火大烧,约24小时后停火“闷窑”。烧制中加入了“窑变”工艺,所以烧制出的陶器才会“黑如漆”。李建兴说,烧制过程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火候,火候太大,陶器会变成银白色,火候不够陶器绝不会有“声如钟”的效果。
作为目前村里唯一生产制作黑陶的传人,李建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李建兴告诉记者,他想把黑陶制作的工艺带到东营去,在东营城区建一个佛头黑陶制作展览馆,让城里的人们也能近距离接触这门古老的手工艺,让他们了解黑陶、喜欢黑陶,促进佛头黑陶的发展。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项目一样,李建兴也为将来的传承人发愁,“现在没有人喜欢这个东西,偶尔做点觉得很新鲜,但整天和泥打交道就没有几个人喜欢了。”他还对记者说,现在儿子上初中了,也不喜欢自己整天捣鼓的这些玩意,
“他更喜欢篮球、足球,这些东西他不感兴趣!”